江蘇贛榆區紀委書記:走進心裡 扶到心上

閔 浩

2020年03月17日07: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走進心裡 扶到心上(一線行走)

《 人民日報 》2020年03月17日 11 版 版面截圖

原題:走進心裡 扶到心上(一線行走)

扶貧就是個真心換真心的過程。群眾不滿意,隻能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浮於表面,沒有扶到群眾心坎上

自2016年起,我來到連雲港市贛榆區贛馬鎮大毛庄村幫扶。第一次入戶調研,就碰了一鼻子灰。“天天來問,問再多,家裡的窮氣也趕不走。”貧困戶老張抱怨道。

原來,老張身患重疾,干不了體力活,老伴又因心臟病常年服藥,家裡就靠幾畝地營生。和他細聊后,我們認識到,僅靠逢年過節給貧困戶送點米面油,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干部只是走馬觀花送溫暖,送再多東西也是杯水車薪。

於是,我決定將全村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走一遍。看到問題,就隨手記下,現場能解決的,就組織各涉及單位商討辦法﹔需要上報的,做好台賬,及時反饋。

按照相關政策,我立即給老張落實了幫扶方案。村裡其他貧困戶見狀,紛紛找到我傾訴。“大病致貧、缺少勞動力、致富沒門路……”老百姓提的要求,不管能否滿足,我都先一一記下,並給他們耐心解答。

慢慢地,我發現要解決每家每戶的難題,必須要對症下藥,而群眾普遍反映的“村裡沒有扶貧產業”這類問題,也需做好規劃,因地制宜。

我將村裡的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召集起來,讓大家各抒己見,有村干部建議大毛庄村搞稻田養殖,引起熱議。“稻田裡養龍蝦沒有技術,擔不起賠啊。”“再說我們也沒錢投資,還是種地劃算。”群眾眾口難調,村干部們也是眉頭緊鎖。

面對質疑,我沒有當眾表態,而是多方籌措10萬元幫扶資金建起稻蝦養殖基地,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每年參與分紅。群眾有顧慮,那就讓黨員帶頭試。沒有技術,我一邊組織貧困戶外出學習,一邊請技術員全程指導。

幾番努力后,群眾看到了我的誠意,6戶貧困戶主動加入。40多名貧困群眾來到稻蝦養殖合作社務工,當年即實現脫貧。

看到有人先期脫貧致富,原來觀望的村民坐不住了,也緊跟著入社。如今大毛庄村稻蝦養殖基地已經發展到212畝,33戶貧困戶達到脫貧標准,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實現了“零”的突破,達到20萬元。

“老百姓心裡都有杆‘秤’,真干事的干部他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駐村第一書記楊涌告訴我,扶貧就是個真心換真心的過程。群眾不滿意,隻能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浮於表面,沒有扶到群眾心坎上。

我們常說,與群眾打交道要接地氣,基層工作尤其如此,如果只是眼睛往上看、腰板往前挺,很容易感動自己卻感動不了群眾。隻有腳下常沾泥土,心間常念百姓,時常俯下身子、坐上同一條凳子,才能去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將脫貧工作做細做實。

(作者為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