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審批減負 改革優化破解經營瓶頸

2020年03月24日07:57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原標題:【兩手抓 兩手硬】審批減負 改革優化破解經營瓶頸

為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渡過難關,江蘇各地政府部門在審批上減負,政策上加力,通過做好加減法,讓企業迅速回血,提振發展信心。

【審批減負 改革優化破解經營瓶頸】

本月初,泰州市民李敬向當地行政審批局提交了經營許可申請材料,計劃開辦藥械企業。讓他意外的是,原本需要85個工作日的環節審批,僅12個工作日就完成了。

泰州某藥械企業負責人李敬說:“我們辦事更快捷了,我們開辦企業也更方便了。”

疫情期間,泰州市行政審批部門優化流程,改變以往先后辦理藥品、醫療器械兩張經營許可証的"串聯審批",合並受理、同期核查、關聯審批、同日發証,並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

泰州市行政審批局資質管理處副處長仇國維說:“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不得要求申請企業提交。”

為了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各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無錫江陰通過組建"0.5天快手服務隊",確保新設企業0.5天完成,目前已完成90余家企業注冊登記,全市市場主體突破20萬戶。蘇州市人社局放寬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審批,由原來季節性生產較強的企業擴大到所有受疫情影響企業,審批時限也從20天壓縮到5天。截至3月20日,已有587家企業通過審批,涉及職工17.3萬人。

蘇州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與監察處處長曹雋說:“生產經營恢復了,可以安排員工適當加班加點,把前面的休息時間給補回來。”

【政策加力 真金白銀提振發展信心】

一方面讓企業少跑腿、靈活用工,另一方面,各地還從政策上給企業鼓勁。鹽城市將今年確定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年",日前推出24條新政策,建立企業"願意來、進得來、留得住"的長效機制,確保到今年年底,全市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達85%以上,通過2-3年努力,全力打造國內先進、長三角地區極具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

鹽城市工信局局長陳斌說:“聚焦汽車、新能源、電子信息、鋼鐵四大主導產業,優化舉措,狠抓落實,為打造千億級制造業集群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連雲港海關出台支持自貿區發展20條措施,包括支持推動歐亞集裝箱(連雲港)分撥平台,"中華藥港"等建設,為自貿區發展注入新活力。徐州開展針對創業者的補貼業務,徐州籍返鄉創業人員可獲得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購房補貼。大學生創業者不僅可享受社保、住房補貼、項目獎勵,還可以獲得5-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徐州市創業工作指導中心王楓說:“從2月初到現在的話,網上全程受理將近500人次,可以大大緩解或者降低,在目前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大學生創業者大學生創業企業的一些負擔。”(泰州台 江陰台 蘇州台 連雲港台 鹽城台 徐州台)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