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縣:繪就美麗鄉村圖景 打造宜居幸福家園

2020年04月01日15:48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繪就美麗鄉村圖景 打造宜居幸福家園

宋庄村一隅。 譚歌 攝

近期,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聯席會議辦公室會同省相關部門,按照“地方自評、市級核查、第三方評估、省級部門評估會商”的方式,結合國務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問題清單、正面清單以及受上級肯定典型經驗等情況,對全省76個涉農縣(市)區2019年度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共評出第一等次23 個,第二等次45 個,第三等次8 個,其中,沛縣位居第一等次前列,為我市唯一一個第一等次。

日前,記者來到沛縣實地感受該縣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巨大變化,探訪他們是如何把鄉村建設成為美麗宜居新家園,不斷從理念願景轉化為現實行動的。

今昔變化大 鄉村美如畫

3月27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春風和暢,桃李芬芳。行駛在沛縣寬闊平坦的鄉村公路上,透過車窗望去,綠油油的廣闊麥田中,點綴著成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或近或遠的村庄,白牆褐瓦,靜謐安詳,好一幅五彩斑斕的大地春色圖。

沛縣大屯街道宋庄村是個革命老區,抗戰時期,中共沛縣縣委就在宋庄一帶活動,是“湖西地區紅色交通線”的重要節點和聯絡站。曾經的革命老區因為種種原因在時代大潮中放慢了發展腳步,變成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經濟薄弱村,村容村貌和村集體經濟都處於后進位置。

不能讓老區的百姓一直這麼窮下去,要讓老區百姓享受改革開放的紅利,這是黨的初心,也是黨員干部的使命。近年來,宋庄村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下,以市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城郊型現代農業和休閑觀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宋庄百果採摘園”和“稻米龍蝦混養基地”,大力開展村庄環境整治,實施村庄美化、硬化、綠化、亮化等,村容村貌發生根本性改觀。

記者眼前的宋庄,家家戶戶小院四合,房前小花園,屋后風景樹,門前水泥路,村中小廣場。村內健身步道、垃圾收集分類亭、水沖公廁等各種設施齊全,完全一幅小康美麗鄉村的模樣。

宋庄村黨支部書記溫瑞祥告訴記者,他們利用群眾自發和集中整治兩種途徑,累計投入2600余萬元,對道路、河道、村體、農田等公共空間進行治理,累計遷移改造農房14戶2000余平方米﹔拆除違章搭建18處,改造房屋、院牆外立面15萬平方米﹔清理河道4600米、坑塘5000余平方米﹔新鋪瀝青路面5500米、戶戶通硬化路面3500米,杆線入地2000米﹔新建休閑文化游園5座,新增綠化1萬余平方米﹔新建標准化公廁2座,戶廁無害化改造100%﹔新建污水處理廠1座,鋪設污水管網4800米。

這一連串的數字,改變了宋庄落后的面貌,改變了宋庄人的生活,讓宋庄公共環境整潔有序,公共秩序明顯好轉,村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修養大幅提升……

在沛縣五段鎮后六段村的郭紅梅家,女主人郭紅梅說起村容村貌的變化十分感慨。她們家是二層小樓,緊靠村內東西主干道,以前道路都是泥土路,車來車往,家裡家外都是灰塵,道路兩邊是臭水溝,一到夏天,家裡連窗戶都不能開。現在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裡旱廁改成了水沖廁,圍牆牆面做了美化,道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臭水溝鋪上管網埋在地下,院子外大門兩邊建成了小花園,一年四季有花有樹,讓人賞心悅目,就像住在公園裡似的。這些都是政府給修建的,村民不用花一分錢,就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日子很是愜意。

后六段村黨支部書記徐龍飛說,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他們村去年以來,全民發動、全民參與、全域整治,把村庄主干道鋪成柏油路,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改造成水泥路,對道路兩旁溝渠和亂如絲網的弱電全部管網暗化,拆除沿街旱廁和違建,對公共地面進行綠化,所有院牆修繕后美化,所有村內道路硬化率100%,太陽能路燈亮化率100%。今后,他們村還將繼續增加水沖公廁數量和村外環境整治。

像宋庄村和后六段村這樣“小村庄大變化”的精彩好戲,在沛縣還在不斷上演著……

打造宜居新環境 讓鄉村美起來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遵循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鄉村更美麗的目標,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已經逐漸成為沛縣廣大鄉村最為自覺的行動。

沛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以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為突破,圍繞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匯聚資源,整合政策,強化措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精心謀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路徑。對一般村庄採取“庭院式住宅+微田園建設+股份合作經濟”模式,建設以庭院小樓為主的新型集中居住小區,戶有小花園、留有小菜園、公共配套設施齊全,在完善公共服務的同時,保持農村風貌。對具備旅游資源優勢的村,採用“鄉土化改造+鄉村旅游+民居食宿”模式集聚提升。

立足村庄的區位條件和基礎,按照整治達標村提升村容村貌、美麗宜居村實現“五美”標准、特色田園村達到六項引領的原則,分類引導、全域推進,形成農村人居環境長效整治、縱深拓展的態勢。1000個整治達標村重點推進道路戶戶通、廁所革命、綠化亮化、庭院美化、安全飲水、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基礎工作,營造干淨清爽的人居環境。100個美麗宜居村突出提升功能品質,重點向科學規劃美、生產發展美、創業富民美、村容村貌美、鄉風文明和諧美“五美”的要求發展。10個特色田園村注重公共空間、重要節點空間、建筑景觀的融合,打造形成“一戶一品味、一樹一景觀、一花一世界”的視覺效果,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2020年,沛縣將繼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同時,依據鎮村布局規劃,建設美麗宜居村庄36個,建設新建改建型特色田園鄉村3個、完善提升型2個﹔全面提升1000個保留村庄清潔整治標准,持續推進清理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農業廢棄物、清除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加大農村公共空間治理,改變農民不良生活習慣的“四清一改一提升”等工作。

從狹窄陰暗的土瓦房、坑坑窪窪的泥土路、“臟亂差”的代名詞,到各具特色的小樓、四通八達的公路、令人向往的美麗宜居家園,沛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鄉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一個個昔日灰頭土臉的“土村庄”在環境整治中加速蝶變,一幅幅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畫卷在沛縣這塊歷史悠久的土地上鋪陳開來,而且這幅畫卷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壯闊。(蔣新會 燕立海 李輝)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