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74歲退役老兵為56位烈士守墓34年

2020年04月05日12:27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34年了 老兵一直守護著56位烈士

凌敖在為烈士擦拭墓碑。

清明到了,頭發花白的鎮江丹徒老人凌敖一早來到榮炳烈士陵園,拿著大掃帚,步履蹣跚地清掃園內的落葉和垃圾,為烈士擦墓碑、掃浮土,然后打開大門迎接祭掃群眾的到來。

凌敖今年74歲,是一名退役老兵。自1986年榮炳烈士陵園建成開放以來,他已默默無聞地守護了34個春秋。

長年陪伴56位烈士

鎮江最南端的榮炳,地處茅山革命老區。榮炳集鎮這一地名就是以1946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的當地革命領導人、中共陶寶區區委副書記凌榮炳烈士的名字命名的。

榮炳烈士陵園佔地2.6畝,長眠著凌榮炳烈士、1944年在金壇西陽執行任務被日寇殺害的我黨通訊員凌臘庚烈士等56位為國捐軀的烈士。“凌榮炳烈士、凌臘庚烈士和在朝鮮戰場犧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指導員凌益康烈士等人,都是我們村人,而且還是同宗族人。”凌敖說。

30多年來,凌敖不僅是守墓人,也是義務講解員,向來憑吊烈士的人們講述烈士的故事。他說,雖然自己識字不多,但烈士的事跡隻要聽人說一次就能記在心裡。

30多年前,正值壯年的凌敖在陵園門口和園內栽下了60多棵鬆柏,並精心管護。平時有空,他就在園內除草、修剪灌木。他說,自己對烈士有感情,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堅守,隻為那份執著

送走最后兩名祭掃烈屬后,凌敖拿出不同時代的3本退伍(復員)証書介紹,他家祖孫三代參軍報國。他的父親凌楊林,生於1921年5月,為第四野戰軍戰士,1950年7月復員回鄉務農﹔他自己1965年8月參軍,曾是一名工程兵﹔小兒子凌臘平2000年12月入伍,曾在山西某武警部隊服役,如今也已退伍。

凌敖在部隊從事艱苦的坑道作業。一次作業中突發塌方險情,凌敖和一名戰友負傷,他斷了一根肋骨,腰椎也嚴重受傷,於1969年帶病退伍回鄉。1986年初,榮炳實施殯葬改革,建了存放骨灰的安息堂,需要一名管理員,這事一般人忌諱,但他承擔了下來。他說,安息堂旁邊有烈士墓地,當時還沒建起烈士陵園,做了管理員就可以為烈士們守墓了。

從1986年開始,當地有關部門將散葬在本地或外地的家鄉烈士、在本地犧牲的外地烈士全部遷移到一起,安息堂原址被劃為烈士陵園,凌敖留了下來。

雖然報酬很低,但是凌敖每天都風雨無阻地來到烈士陵園內做清掃、管理以及接待工作。生病實在爬不起來了,就讓兒子過來代班。收到新的烈士資料,他都會小心翼翼地歸類存放。

凌敖有很多機會到別的單位上班或外出打工,收入要比守墓高得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守墓。他說,這些犧牲的烈士雖大都和自己未曾謀面,但他們都是自己的戰友。有生之年為戰友守好墓,為戰友揚好名、講好故事,是一件光榮的事,他會一直做下去。(張凌發 李國平)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