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加碼困難群體扶助政策 確保兜底民生底線

2020年04月14日14:47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確保兜底民生底線

“這個月賬上怎麼比平時多了三十多元?”家住碧水灣小區的56歲的王先生因股骨頭壞死造成三級肢殘,喪失勞動能力,多年來靠低保生活。疫情發生后,王先生的低保金如期到賬,而且比原來還多了。“放心吧,老王,這是疫情時期的物價補貼。”街道民政工作人員的答復,讓王先生心裡熱乎乎的。

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徐州市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在價格臨時補貼、困難群眾保障、發放失業保障等方面不斷加碼,確保兜住民生底線。

■ 發改委: 啟動相關挂鉤聯動機制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價格調控,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對低收入群體生活的影響更大。

“今年,為緩解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生活的影響,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按照省政府文件和省發改委等六部門文件精神,我市連續兩次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2月份,我市發放基本生活消費品臨時價格補貼,城鄉標准為每人76.25元,在價格臨時補貼標准基礎上提高50%,每人補發38.13元。據統計,共發放價格補貼3581.93萬元,惠及37.64萬人次。

■ 市民政局:加大困難群眾保障力度

民政部門是發揮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的“主力軍”。記者從徐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累計支付困難群眾補助金4.5億元,惠及低保、特困、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困難殘疾人、流乞人員和困境兒童等各類困難群眾30萬人,發放臨時價格補貼3204萬元。

“3月26日,我們聯合市扶貧辦專門出台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生活困難,保障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將加大資金籌集力度,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及時足額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基本生活費、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同時,我市將密切關注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狀況,對確診病例中的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以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按規定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可“一事一議”加大救助力度﹔對因家庭成員被隔離收治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要及時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救助幫扶。建立貧困人口預警監測機制,根據需要適時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社會救助保障對象信息比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范圍。

■ 市人社局:推進失保金“暢通領、安全辦”

疫情對失業人員辦理領金手續也會造成一定影響。為了保障失業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領取到失業保險金,市人社局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失業保險金“暢通領、安全辦”。

據了解,我市放寬了失業保險的申領期限,各地經辦機構不得以失業人員超過60日的申領期限為由拒發失業保險金。同時,減少証明材料,優化經辦流程,取消各種附加條件。

“失業人員可以憑身份証或者社會保障卡到當地就業服務機構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領,無須提供解除勞動關系証明或者失業登記証明。失業人員辦理失業金申領時,可以和失業登記同時辦理。”市就管中心主任葛贊表示,“各地經辦服務機構不得增加失業人員的領金義務,不得附加和捆綁非法定領金條件,也不得要求失業人員轉移檔案,更不能將失業人員的領金情況計入職工檔案。”

據統計,截至3月底,全市已向1.23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3711萬元,代繳醫療保險費779萬元。“下一步,我市還將落實延長大齡失業人員領金期限、階段性實施失業補助金等政策。”

■ 市財政局:做好疫情期間學生資助

疫情期間,徐州市財政局主動作為,切實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力度,有力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基本生活困難。

根據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於提前下達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經費指標的通知》,該局充分考慮疫情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及時足額發放國家助學金等資助資金。

據統計,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經費共計1783萬元,其中市本級89.65萬元,鼓樓區129.96萬元,雲龍區184.34萬元,泉山區174.17萬元,經濟技術開發區208.43萬元,賈汪區256.49萬元,銅山區739.96萬元。(甘曉妹 鄭微 蘆青 王岩)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