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日舉行的2020年江蘇人社系統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江蘇人才信息港正式開港,標志著我省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作為全省統一的綜合性人才公共服務平台,江蘇人才信息港設置新聞資訊、政策法規、業務辦理、公共服務、人才工程、人才地圖、區域合作、人才市場、人才培訓和組織機構等10個系統模塊,是集信息發布、業務辦理、市場監管、數據應用等26項功能於一體的人才信息化工作平台。
信息發布。及時發布國家、省、市、縣四級人才創新創業領域的新聞資訊、人才政策,精准推送人才關注度較高的關聯信息,實現“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解讀、第一時間落實”。
人才業務辦理。按照“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的要求,將省市各類人才業務逐步匯聚至江蘇人才信息港,實現人才業務“不見面辦理”。凡是能共享的材料,不重復提交﹔凡是能網核的信息,不重復提供﹔凡是能終端打印的文件,不現場取件。辦事人員可在網上對業務辦理情況進行咨詢、跟蹤及評價。
高層次人才服務。建立全省一體化高層次人才服務平台,優化高層次人才高頻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實現多部門、多地區在線聯審、聯辦、聯供,提升數據共享能力。開發“場景式”高層次人才主題服務,以需求為中心,對服務項目進行採集、分類、匯總,按照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流程設計不同服務場景,共推出健康保障、入籍落戶、出入簽証、子女入學、居住証辦理等35個高層次人才場景式服務。
人才工程項目申報評審。建立國家、省、市三級人才工程項目申報評審平台,對每個人才工程項目的設立背景、發展現狀、申報條件、申報流程、項目管理等內容進行說明,便於人才准確了解“什麼項目、何時申報、如何申報和支持政策”等相關信息。實行網上申報,申報材料可調用和確認數據庫已存信息,不需要重復填寫和提供紙質材料。實行在線評審,評審現場實時巡檢,評審結果數據導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評審結束后,數據庫將自動更新保存相關信息。
人才市場監管。建立網上人才市場,集中發布省、市、縣高層次人才供求信息,實現供求信息自動匹配。定期舉辦線上人才交流活動,實現遠程精准招聘。建立人才市場監督管理系統,對線下舉辦的人才市場交流活動進行實時監測,精准掌握進場企業、職位、人才、求人倍率等情況,形成分析報告。
人才線上培訓。開發“江蘇人才大講堂”遠程視頻培訓系統,實現線上授課、線上考核,培訓內容涉及專業技術、職業技能、鄉土人才、文化教育、國情研修五大領域。開發虛擬課堂管理系統,對教學資源、參培人員、培訓過程和培訓效果進行統一管理。
人才地圖。立足空間、時間、產業、人才4個維度,繪制人才供給現狀地圖、人才未來需求地圖、全球高端人才分布圖。人才供給現狀地圖重點反映全省現有人才資源總量、素質結構、流動變化、創新載體分布等情況。人才未來需求地圖主要是結合產業發展規劃繪制而成的人才發展規劃圖。全球高端人才分布圖主要是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繪制而成的全世界高精尖缺人才分布圖,為人才引進培養提供向導。
數據庫建設。開發數字人才系統,實現人才所屬的自然信息、學習信息、工作信息、獎勵信息等電子化、標簽化。建立全省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鄉土人才、企業等10個數據庫,採集數據信息1億多條。在數據安全上,採取內外網隔離、數據加密、訪問權限設置、單點登錄、防火牆、數據災備等措施,防止數據泄露。
先進技術應用。借鑒和應用數據爬虫、人臉識別、人機對話、ETL技術、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雲計算、數據安全等先進技術,提升江蘇人才信息港的先進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介紹,江蘇是人才大省,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對人才引進、培養、服務等產生重大影響、提出全新要求。建成“大港口、大容量、大吞吐”的人才大數據中心,實現人才數據開放共享、人才業務“一網通辦”、人才資源精准配置、人才服務優質高效,對加快構建“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實現人才決策科學化、人才開發高效化、人才服務精准化都具有重要意義。(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