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盤棋!“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果斷決策。
國有急難,慷慨逆行,白衣執甲,扶危渡厄!
江蘇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中央部署要求,迅速行動,傾情傾力,先后派出2813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在武漢、黃石兩地多點開展救治工作。江蘇是全國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省份,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的醫療隊。
滄海橫流,英雄本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江蘇醫護工作者展現了白衣戰士的家國情懷與職業擔當,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身后,是江蘇省委省政府和8000萬江蘇人民的硬核支持與深情厚意。
江蘇擔當:國有急難 慷慨逆行
1月25日,大年初一,萬家團圓。首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147名醫護人員乘高鐵奔赴武漢。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我們必須近距離與新型冠狀病毒斗爭,擔當特殊的‘逆行者’……”列車飛馳,江蘇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南醫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副主任醫師秦湧正在書寫入黨申請書。
2月8日晚,元宵之夜,一夜千人集結,見証赤子之心。
“2008年汶川地震,武漢醫護人員協助我們進行了對轉院病人的救治。我希望這次能和武漢醫護人員一起戰勝疫情!”南京鼓樓醫院江北醫院神經科主管護師徐佳報名時動情地說。
2月9日早晨8點,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護士長李勤的丈夫張育峰,高舉寫著“衣白褂,破樓蘭,赤子切記平安還”的牌子為妻子送行。
2月11日,援黃石醫療隊首批隊員整裝出發。“蒙蒙:作為你的戰友和新娘,我將千般不舍深藏心中!”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師達志與老年消化科護師張蒙決定推遲婚禮,舍小家為大家。
“原諒短暫的分別,因為此刻,武漢有更多的家庭和孩子需要我。”江蘇省腫瘤醫院的男護士吳雷給懷有4個多月身孕的妻子電話,堅定中難掩牽挂。“你放心出征吧,我和孩子等你回來!”電話那頭,妻子簡單的一句話,讓他濕了眼眶。
13批次,每一次都無需動員、一夜成軍,這就是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的江蘇擔當!
“國家有難,江蘇兒女總是沖鋒在前,這是崇高的使命,是心靈的呼喚!”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2月13日在機場為出征的江蘇醫護人員壯行,言語砥礪人心,真情鼓舞斗志。
“大家辛苦不言苦、有難不畏難,憑著信念和意志在默默堅守。你們是這場戰斗中的英雄,是我們最可敬可親可愛的人!”婁勤儉2月13日專門致信江蘇前方醫護人員,由衷贊嘆前方出征戰士舍小家顧大家。
盡銳出戰,江蘇派出“最硬的龍鱗”!2813名醫護來自213家醫療機構,涵蓋重症、呼吸、感染、消化、麻醉、中醫、精神等10多個學科。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每一位“出征人”的背后都有當地黨委政府和家人的溫暖支撐、堅定守候,各地上演著無數“你放心奮戰,我守小家不亂”的江蘇擔當。
江蘇力量:重症前線 精銳救治
重症前線,殊死鏖戰,醫務人員們面對的是一場硬仗。
在武漢戰場上,江蘇省援武漢醫療隊共11批次20支分隊、醫護人員2438人,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等7家定點收治醫院和3家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對ICU醫生來講,重症病人在哪,我就應該在哪。這裡還有這麼多的重症病人,那我就應該繼續在這裡戰斗,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說。身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他第一時間踏進“主戰場”,沖到“最前線”。
在重症隔離病房,病人會突然出現病情變化,邱海波會主動上前插管。他建議的“俯臥位通氣”療法在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效果顯著。邱海波和專家組成員多次當面向孫春蘭副總理匯報工作,提供基於專業研判的應對建議,一些建議當場被採納,高效落實后成為改善戰“疫”局面的關鍵舉措。
根據國家部署,在全力支援武漢的同時,江蘇組建支援黃石市前方指揮部和醫療隊,與黃石市攜手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10日、2月24日,江蘇省援黃石醫療隊前后共2批次362人,分別進駐黃石市區及兩個縣市的8家定點醫院和黃石市疾控中心。
“不放棄任何一名重症患者。”江蘇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南醫大附屬逸夫醫院院長魯翔帶領團隊和黃石醫護人員攜手與死神“掰手腕”。他還及時呼吁江蘇康復患者捐獻血漿,黃石許多康復患者身上,流淌著來自江蘇捐獻的“愛心血漿”。
“隻有做好了院內感染的控制,做好醫療隊員自身的防護,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這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專家組組長黃英姿的口頭禪。到達黃石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協助當地做好院內感控,全面改造流程,嚴格實行“三區兩通道”。
在抗疫形勢最吃勁的時候,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組中西醫巡診專家、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朱佳到抗疫“最前線”把脈開方,探尋中西醫聯合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方法。
江蘇醫療隊裡,經驗豐富的專家名醫和不言苦不怕累不懼險的醫護人員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就了一支攻堅克難、能打勝仗的“硬核”團隊。
在抗疫一線,江蘇醫療隊有力降低了病亡率,發揮了尖兵作用。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創下1小時收治40多名患者的“江蘇速度”﹔首創患者俯臥位機械通氣“糖果翻身法”等操作流程,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總結推廣﹔江蘇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1個重症病區和光谷院區2個重症病區實現患者“零死亡”,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院長劉繼紅高度評價:“江蘇隊是精銳之師!”
截至4月12日,江蘇省援鄂醫療隊中有1800余名醫務人員從事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累計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1381人,轉輕及出院1237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對援黃石醫療隊重症救治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江蘇模式:方艙日夜 生命之舟
被譽為“生命之舟”的方艙醫院彰顯中國智慧,在人類抗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其中,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貢獻的“江蘇模式”成為托舉“生命之艙”的重要力量。
江蘇省人民醫院派出的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作為首批到達武漢的隊伍之一,在45天內,先后建管武漢客廳、武漢體育中心兩所方艙醫院,他們還創造性地提出“方艙不光是醫院,更是社區”的理念。
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主任醫師陳旭鋒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巡艙時發現,一位59歲患者連續失眠,原來患者牽挂年過九旬的父親。當晚,陳旭鋒通過工作群發布“尋人啟事”,很快找到在武漢市第七醫院就診的老人,患者看到視頻后終於放了心,“江蘇大夫就是家人”。
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是唯一以中醫主導治療的方艙醫院。在這裡,江蘇隊因人施方,擬定“1+4+N”江蘇中醫綜合治療方案,並帶著輕症患者們每日練習“蘇功”,“藥術並舉”,救治有力。
“對於病區內的危重症患者,我們在前線聯合江蘇省中醫院進行‘雲會診’。”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江蘇省醫療隊支援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總負責人王謙說,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相當於把江蘇的三甲醫院“搬”到了武漢。3月6日,江夏區中醫醫院患者清零,成為武漢首個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的定點中醫院。
從2月13日收治患者起,江蘇管理的武漢3家方艙醫院共收治確診病例1934人,治愈出院522人,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愈人員零復發。方艙醫院的運行管理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高度肯定。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青春抗“疫”正擔當!“2003年非典,全世界守護90后。2020年,90后守護這個世界!”南京鼓樓醫院護士江雨璐,剛過完23歲生日就剪短了長發,作為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來到武漢。看似孩子的他們,肩膀硬朗,上班做護士,下班當護工,清掃垃圾、搬移設備、給病人喂飯,都是搶著干。許多患者心疼不已,最大的心願就是“看看這些可愛的孩子摘了口罩的模樣!”
江蘇情誼:與子同袍 同氣連枝
患難與共結情誼,春暖疫消是歸期。馳援湖北的江蘇醫療隊悉數返蘇。“我們與湖北醫護人員並肩作戰,結下深厚友誼。”江蘇援武漢醫療隊總領隊、省衛健委副主任邱澤森說。
這個春天,黃石市人民政府授予江蘇對口援黃石醫療支援隊全部隊員“黃石市榮譽市民”稱號﹔江蘇對口援黃石醫療支援隊還與黃石市簽訂了“1+11”的醫療衛生領域交流合作協議。
3月20日,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首批隊員離開黃石,魯翔帶領隊員們在駐地前齊聲喊出:“稟父老:樓蘭破,人平安,白衣將士把家還!”
3月28日,湖北黃石市民以最高禮遇,歡送最后一批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道路兩旁,“感謝江蘇”的呼喊聲此起彼伏﹔隔窗揮手,作別第二故鄉,江蘇醫護人員不僅留下“確診病例清零、疑似病例清零,治愈率達96%以上”的成績單,也留下帶不走的江蘇經驗和江蘇情誼。
2月13日,由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帶隊的省人醫208名醫務人員星夜馳援武漢。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奮戰35天后,醫療隊接管了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兩個重症監護病區。4月6日,醫療隊繼續堅守,全面接管全部危重症患者。4月11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新冠肺炎患者清零。4月12日下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江蘇的這支“鐵軍”深情鞠躬:“你們在我們這家醫院最艱難的時候沖了進來,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和幫助!”
“你覺得星星很美,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戴著口罩醫護人員的眼睛。”在武漢,在黃石,有的治愈者把感謝信留在空床位上,有的發微博微信致謝:“感謝美麗的江蘇醫療隊天使踏著祥雲飛來武漢,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冬去春來,江蘇馳援湖北醫護人員以最美“逆行”、最強擔當、最暖真情,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江蘇力量。
3月31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機場迎接凱旋的白衣天使時動情地說:“出征的將士平安凱旋,今天你們回家了!我們為你們驕傲!”(沈崢嶸 王世停 王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