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全國典型

2020年04月29日16:44  來源:海門之窗
 
原標題:海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全國典型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被列為農業農村部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交流典型單位,獲得該榮譽的全國共有60家,江蘇僅4家。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權責不明、保護不嚴、利用不充分等問題日益突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意在明晰產權、完善權能,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今年,農業農村部按照“樹立一批典型”的要求,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推薦的基礎上,從前三批中央確定的試點單位中選擇工作扎實、成效明顯、具有引領作用的60個縣(市、區)作為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交流典型單位,供各地學習借鑒。典型單位經驗材料將陸續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情況》簡報上刊登並下發各地。

2017年6月,我市承擔全國第二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任務,2018年10月底圓滿完成改革工作。在改革實踐中,我市創造性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出“海門經驗”。摸清集體資產家底,明晰資產權屬,通過建機構、定人員、實地量、上門核、增減清、資產明、確到位、核查准、全公開、頒權証10個環節,全面清查核實農村集體經營性、非經營性、資源性資產家底,

做到賬表、賬賬、賬証、賬據、賬實五相符。統籌三種關系,堅持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確認成員身份,我市出台指導意見,充分考慮婚出方、婚入方、義務兵、大中專畢業生、兒童等不同群體利益,列出14種可以確認的情形和5種不可以確認的情形﹔各村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民主協商”原則,確定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的具體標准。

期間,我市還自主研發,首創“海門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信息化管理系統”,真正做到了“模塊清”“功能全”“權限明”,股權量化到人、固化到戶,維護了成員權利﹔以身份証號作為成員唯一識別號,平台自動生成“戶編號”和“戶內人員編號”,有效解決了成員戶籍和土地“兩頭佔”的大難題﹔實現市鎮村三級聯網,除可進行數據校對匯總、監督、查閱外,還可進行村集體產權証、農戶股權証網絡化打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全市239個村均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建立健全了成員股東(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管理制度,股權設置方法、財務預決算和收益分配方案等必須經合作社成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股權僅設個人股,不設集體股,實行“量化到人、固化到戶、戶內共享”的靜態管理模式,讓農民享受股權紅利。(楊陽 胡天穎)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