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城開御園小區由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招商引資建設,建成后戶籍所在地在淮安市清江浦區,按照規定,小區適齡學生應該在一街之隔的清江浦區清河小學新區實驗學校和清河開明中學就讀,但多年來卻並未劃入該施教范圍,上學困難。
(家長提供的戶籍証明)
近幾年來小區一直沒有明確學區
為何不能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多位業主表示,每年清江浦區教育局的回復都是小區屬於“飛地項目”,應該由招商引資的開發區負責接納。
為此,家長們年年都要等其他小區登記報名結束后,請求開發區社會事業局與清江浦區教育局協商,才能前往戶籍所在地小學或者初中登記報名。業主朱先生說,雖然每年都能入學,但希望能徹底解決學區問題。
(家長提供的圖片)
什麼是“飛地項目”?
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教育處鄭主任解釋,城開御園小區盡管地處清江浦區,但是由開發區招商引資,就屬“飛地”項目(即開發區招商引資,用了清江浦區的地)。2013年開發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與清江浦區(原清河區)簽定協議,在協議期內,小區業主將孩子的信息進行上報,解決上學問題,2018年協議到期。2019年又續簽一年,但清江浦區表示2020年起可能不再接收。
2020年這些適齡孩子如何入學呢?
5月13日,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教育處鄭主任通過《政風熱線》回應,稱接下來將分兩步走,第一,今年將繼續與清江浦區協商,也請淮安市教育局出面幫助協調小區附近的學校。第二,開發區去年已在小區附近規劃了一所小學(初步命名“大同路小學”),現在前期用地手續已經辦好,待規劃設計公示后即可進場施工。
鄭主任還表示,如果初中生入學與清江浦區協調失敗的話,將會協調孩子到城開御園小區附近的“北京師范大學淮安學校”入學,確保每個孩子都有學上。
淮安市教育局初等教育處的馮處長表示,開發區的“飛地”項目在清江浦區的整體行政區劃當中,會涉及到部分孩子的上學問題,每年也都能保障“飛地”孩子的入學。作為市教育局,希望開發區能積極主動的盡早將“飛地”的適齡學生進行摸底排查,與清江浦區做好溝通工作,避免家長產生不必要的焦慮。
來源:政風熱線節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