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十市成國家級綜合試驗區 為穩外貿擴能

2020年05月15日07:3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跨境電商擴容,為穩外貿擴能

自2016年以來,蘇州、南京、無錫、徐州、南通先后獲批成為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連雲港、常州、宿遷、鹽城和淮安成為新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至此,我省已經有10個城市成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海外疫情倒逼企業轉型跨境電商

國務院正式批復的消息傳出,南京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劉玉健第一時間轉發至朋友圈,感嘆“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海外疫情蔓延以來,不少傳統進出口企業前來咨詢如何轉型做跨境電商。”劉玉健告訴記者,跨境電商的優勢在於可以通過直播等多種方式直達國外消費者、精准對接各類消費需求,是目前形勢下中小型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我省不斷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等載體平台建設,構建跨境電商發展產業鏈和生態圈。2019年,我省通過海關通關平台統計(不含海外倉和郵快件進出口渠道)的跨境電商進出口2.7億美元,同比增長4.2倍,其中出口2.6億美元,增長4.9倍。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擁有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無票免稅’等多種政策優勢,同時鼓勵進行制度創新、先行先試。這一次正式批復后,蘇北五市全部擁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對於它們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了新載體、新動能。”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韓劍說,連雲港、宿遷、鹽城、淮安等城市可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發展跨境電商。“比如鹽城擁有中韓產業園,集聚了一批韓國企業﹔宿遷物流產業發展迅速已經頗具規模等。”

連雲港市商務局外貿處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批復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疊加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種優勢,將有助於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先行者”探索可復制推廣經驗

今年,江蘇首票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商品退運在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完成申報放行手續。此次退運商品為價值531.09美元的鋁合金制旅行箱和乳膠枕,系蘇州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至美國海外倉,通過海外電商平台銷售的。跨境電商出口退運試點工作的成功,解決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難”的問題,支持跨境電商出口企業“賣全球”。

近幾年,南京、蘇州等地在部門協同、舉措創新、主體培育和優化環境等方面不斷探索可在全省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其中,南京出台《促進中國(南京)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若干政策》,根據經營情況,對跨境電商平台、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200萬元的獎勵等。蘇州在建立外匯監測服務系統、個人跨境貿易三單電子申報、B2B報關通道申報全國進出口業務等方面均實現突破。

“各地結合產業特色,引進龍頭型項目與本地培育相結合,積極營造發展氛圍,建立健全倉儲、物流、支付、運營等跨境電商服務網絡,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阿裡巴巴一達通、谷歌體驗中心等平台型龍頭企業在我省落地。跨境電商應用型企業快速壯大,徐工集團依托完善的工程機械產業鏈和成熟的國際化發展經驗,搭建工業品跨境垂直電商平台。

“跨境電商是一種需求導向下的新供給,是貿易在互聯網時代演進中所體現出的創新。”南京財經大學國貿學院電子商務實驗室主任李冠藝介紹。近年來,跨境電商在“9610”和“1210”通關監管模式下,極大提升了效率,迎來紅利窗口。

要從“做產品”轉向“做品牌”

“疫情期間,大家出門都戴著口罩,不屬於生活必需品的彩妝銷售下滑就非常明顯,消毒噴霧、免洗凝膠等個人護理品增長較快。”南京恆譽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陸燕青說。在他看來,隨著46個跨境綜合試驗區正式批復,以進口為主的跨境電商企業在分工上會更細且容易形成集聚效應,消費者將擁有更多選擇。

迎來一波政策利好的同時,對於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急需轉型的傳統外貿企業而言,進一步發展仍需多方支持。江蘇智貿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麗告訴記者,開展跨境電商的企業,如果隻做海外某一個國家區域的市場,很難規避單一市場帶來的增長壓力及沖擊。因此,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做跨境電商,不僅是貿易和商業模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思維的改變。必須做好品牌規劃的全球布局,從做自主品牌的立足,到物流、海外倉儲以及知識產權、專利認証等各個維度,要最大程度凸顯品牌價值,實現“做產品”到“做品牌”的轉變。

“疫情過后,跨境電商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江蘇有眾多實力強的大型外貿公司,在發展跨境電商道路上,需要努力探索形成自己專屬的模式。”韓劍說,中小企業自身實力較弱、抗風險能力低,政府需要積極搭建好平台,幫助它們進一步發展和實現轉型。

“這次疫情促使跨境電商企業的組織成本、組織結構、供應鏈實現了進一步優化。但在疫情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容易面臨現金流緊張的問題,此外目前跨境物流時效慢、體驗差的問題依然存在。”李冠藝建議,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協同發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跨境集聚區﹔不斷完善跨境基礎設施,提升跨境的便利性﹔鼓勵多方參與,政產學研共筑競爭優勢。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