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改革開放高質量 開辟發展新境界

2020年05月16日07:1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改革開放高質量 開辟發展新境界

  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江蘇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向新階段。

  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給國際經貿合作帶來嚴峻挑戰,但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戰疫情,危中尋機促發展,不斷加大深化改革步伐,開放型經濟在2019年穩定增長基礎上逐步回穩,改革開放高質量為加快構筑對外開放新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制度創新釋放發展潛力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江蘇自貿試驗區。8月30日,我省自貿試驗區揭牌。江蘇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迎來重大機遇,圍繞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系統集成性改革試點的序幕開啟。

  半年多來,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我省進一步解放思想、聚焦定位,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快落實試點任務,持續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推動地方立法,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截至3月底,我省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1.74萬家,其中外資企業207家,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新增備案境外投資機構、中方實際境外投資金額等經濟發展指標居全國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前列。

  今年1月1日,《外商投資法》正式實施,《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同步配套實施,這對外資大省江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影響深遠。全省相關方面認真貫徹執行新的外資法律法規體系,努力給投資者提供更有力的保護、更高效的服務和更公平的市場。積極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相關領域外資准入限制,鼓勵支持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促進引資、引技與引智相結合。

  積極完善外資政策體系,出台意見、政策措施,持續加強外商投資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調解機制,進一步保護外商合法權益,營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聚焦外資准入、招商選資、創新環境、用地保障、投資貿易便利化等關鍵環節,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效益。

  中外合資南京藥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小分子創新藥研發為主營業務,已獲兩輪融資。公司負責人表示,《外商投資法》實施后,企業間經貿交往、技術轉讓等增強,在江蘇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省積極創新政策舉措,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為堅決打贏復工復產攻堅戰,出台“蘇政50條”,制定實施分區分級精准推動外貿外資企業復工達產等22條具體舉措,及時制定下發6個政策意見,用重大項目穩外資基本盤,以深入服務穩定外貿基本盤。

  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目標導向,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總攬,著力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力以赴穩外貿穩外資,力爭份額提升、穩中提質。”

  一季度,全省實際使用外資83.4億美元,保持全國第一。4月,實現外貿進出口3662.8億元,同比增長11%,進出口規模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全省新設及增資大項目呈現復蘇態勢明顯,新設及淨增資1億美元以上項目80個,增長23.1%。

  質量優勢增強發展韌性

  從依靠規模優勢到追求質量優勢,這一結構性轉變是高水平開放的必然要求。去年以來,我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

  3月31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從試點地區選取20個“最佳實踐案例”,供全國各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外貿相關工作時綜合借鑒。我省江北新區搭建生物醫藥集中監管和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創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提升公共服務效能等5個案例成功入選。

  作為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在國際經貿交往中異軍突起,特別在應“疫”而變的外貿生態中,更是逆勢向上、優勢凸顯。2019年,我省通過海關通關平台統計的跨境電商進出口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倍。繼蘇州、南京、無錫、徐州、南通5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探索取得成效后,近日我省又有連雲港、常州、宿遷、鹽城和淮安躋身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省跨境電商產業鏈不斷拉長、生態圈進一步拓展。

  去年以來,圍繞開放高質量發展不斷探索,我省開放型經濟能級又有新提升。在高質量發展考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提升。2019年,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81.5億美元,同比增長46.4%,佔全省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為69.5%,佔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1.1個百分點。

  截至目前,全省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3家、功能性機構10家,累計認定達到259家。

  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去年全省一般貿易進出口3249.1億美元,同比增長0.3%,佔全省比重51.6%,比上年提升2.8個百分點。今年前4個月,完成一般貿易進出口6732.1億元,佔進出口大盤的53.1%,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3.3個百分點。主導地位更加鞏固。

  在“引進來”穩健增長的同時,“走出去”蹄疾步穩。5月12日下午,白俄羅斯昆侖綠建木結構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中白工業園入園企業,將在園區設立“工業4.0木材加工工業生產線建設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400萬美元。目前,我省在5個國家建有6個境外園區,累計實現產值24.5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4.3萬個。

  “放管服”改革注入發展動能

  5月11日,在南京市江寧區政務服務中心,創業青年張聰在兩個多小時內完成企業開辦所有手續。“辦事流程清晰,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服務很到位!”作為新設企業青企易創(江蘇)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股東,他告訴記者,“公司定位是,為其他企業提供廣告設計等方面的服務。4月全國企業注冊數創新高,我們幾個股東都想抓住這個機遇,盡快發展起來。”

  我省深入推進的“放管服”改革,無疑是對創業者們澎湃激情的熱烈回應、真誠呵護。“利民之事,絲發必興。”2019年以來,我省推進一系列改革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方便廣大群眾辦事。

  2019年4月,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14項,明確事中事后監管措施﹔調整完善政務服務事項,推進標准化建設﹔在自貿試驗區開展“証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將中央層面設定的523項和我省1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有效破解“准入不准營”的問題。這個月,我省開始在擴大試點地區實施“証照分離”改革。

  2019年,我省啟動“一件事”改革,即“打包”辦理一件事所涉審批事項,精簡材料、再造流程,提升審批效率。目前,我省已梳理183項“一件事”,鄉鎮街道的辦事大廳陸續設立“一件事”窗口。在昆山市張浦鎮,退休等5項高頻事項納入“一件事專窗”。以“退休一件事”為例,辦事材料由11項壓縮為6項,時間由5個工作日減少至15分鐘。

  我省健全五級政務服務網絡,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全部入駐政務大廳,90%以上事項實現“一窗”分類綜合受理。與此同時,我省力推“一網通辦”,全面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目前,網上運行的全省政務服務事項達到185萬項, 98%實現“不見面”。江蘇政務服務網注冊用戶達2746.3萬,總訪問量近10億次。

  疫情發生后,全省政務服務系統推廣“網上辦”“預約辦”, 開辟“專欄”“專窗”“專席”以及“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遠程輔導、個性服務,針對特殊情況進行“容缺”辦理。“不見面審批”優勢,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方便群眾辦事中充分彰顯。鹽城市大豐區正德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郭開森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順利辦好營業執照經營范圍變更,很快便增添設備,加入防疫用品生產行列。

  優化政務服務,數據共享起著支撐作用。我省還全面構建國家、省、市三級數據共享交換體系,省大數據中心編制了涉及59個省級部門的政務數據共享責任清單,著力打破“信息壁壘”。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各地推出獨具特色的改革措施。南京市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不見面”改革,電子營業執照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創新應用,得到國家發改委認可,並在全國推廣。(邵生余 徐冠英 丁茜茜)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