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更大力度助殘脫貧 擦亮殘疾人生活底色

2020年05月17日07:5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共同擦亮殘疾人生活幸福底色

今年5月17日是第30次“全國助殘日”。“精准扶貧、不落一人”,為實現這一目標,我省已帶領30.7萬建檔立卡低收入殘疾人基本實現脫貧。隨著殘疾人保障體系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全省479萬殘疾人的生活底色越來越鮮亮。

托養就業,

讓殘疾人家庭輕鬆起來

位於南京鼓樓區的鼓馨陽光家園裡生活著78名大齡智力和精神殘障人士,這裡既是他們的學校、也是他們的工場,還是他們的家。

5月16日早上8點,學員楊洋自己坐公交來上班,她當天的任務是做精油手工香皂。27歲的楊洋經長期康復訓練,不但生活自理,還能做簡單的工作。現在她除在陽光家園庇護托養外,每周還有3天到新街口一家面包房做輔助性工作,每天有80元收入。郭莉莉是她的康復老師,見証楊洋這4年來的成長,“相比於關在家裡,融入社會、庇護托養加輔助性就業,才能讓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讓他們的家庭輕鬆起來”。

4月8日,陽光家園復工復產,40位殘障人士第一時間回到機構,開展輔助性就業項目,已完成5000多塊手工皂制作。機構還注冊了自己的商標,訂單主要來自政府公益採購、星級酒店和電商平台。

殘疾學員康康來陽光家園12年了,他不僅白天在機構康復訓練、做手工,晚上也寄宿在機構。16日上午,他開心地和外籍志願者、來自德國的達利爾一起完成一幅畫作。達利爾一周來服務3次,和康康成了好朋友。上午康康還參加了小伙伴的集體生日會,吃到了生日蛋糕和水果,幸福感爆棚。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讓康康“樂不思蜀”,每個月康康隻回家一天,大大減輕家庭的看護壓力。

省殘聯理事長萬力坦言,一戶家庭有一個重殘成員,往往就導致整個家庭致貧,家屬看護壓力很大。“殘疾人之家”通過日間照料服務解放殘疾人家庭,通過輔助性就業、文體活動等促進殘疾人身心健康,並給他們帶來一份收入,緩解經濟壓力。省政府連續3年將“殘疾人之家”建設納入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殘疾人之家”2174家,並向有條件有需求的村居延伸。

項目增收,

讓殘疾人的口袋鼓起來

在南京,很多殘疾人都知道“太陽花”這個助殘樞紐組織,該機構已累計承接政府購買項目60多個,為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收400萬元。機構創辦的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自去年開張至今,已為16名心智障礙者提供輔助性就業崗位,其中兩人正式就業。洗車中心全年累計洗車5000多輛,為殘疾人增收5萬元。

記者在浦口區頂山街道採訪時看到,3月復工復產后,機構開始恢復接單,陸續拿到手工方向盤制作、羽毛球水晶挂件等訂單。與此同時,快遞業務——菜鳥驛站的設立解決了批量就業問題,為殘疾人提供了新的就業平台。特別是今年,這些項目復工復產保障了殘障人士在疫情期間能有穩定的經濟收入,解決了他們家庭因疫情影響帶來的經濟和生活壓力。

省殘聯教就處副處長韓毅介紹,盡管去年殘疾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6%,但殘疾人家庭抗風險能力低,返貧致貧風險高。因此,我省創新開發了不少新的增收渠道,特別是光伏扶貧項目,已為全省6000戶重度貧困殘疾人家庭安裝“分戶式光伏電站”,每戶年增收3000元左右。

助殘日前夕,響水縣黃圩鎮殘疾人專職委員蔣從高又一次來到一戶多殘村民郭曉紅家,查看屋頂光伏設備發電情況。這一戶發電站4月發電量達460千瓦時,郭曉紅全家都開心不已。鹽城市殘聯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鹽城553戶殘疾人家庭足不出戶,領到了“陽光收入”。像這樣的助殘探索和創新,實現了由短期輸血式扶貧向長期造血式扶貧轉變,為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實現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撐。

家居改造,

讓殘疾人生活美起來

當前,廣大殘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他們還有很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亟待實現。去年省政府將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全省上下聯動共完成1.7萬戶改造任務,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蘇州姑蘇區殘疾人王菊就是受益者之一,她的家因“幸福亮居”工程煥然一新。王菊一室一廳的家由於居住年代久,衛生間和廚房發黑發霉,整個房間陰暗潮濕,給生活帶來不便。

“有些殘疾人喜歡囤舊物,家裡環境臟亂,也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這次在給王菊家裝修前,還幫她家大掃除,社區和保潔人員一共幫她家清理掉4車垃圾。”姑蘇區殘聯負責人告訴記者,蘇州市殘聯開展“幸福亮居”工程,為像王菊這樣家境貧困、無力重新裝修的貧困殘疾人進行家居改造,特別是無障礙設施的系統化改造,讓他們居家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僅姑蘇區就使用慈善資金300多萬元,255戶貧困家庭的家居環境得到改善。

為保障殘疾人享有更充分的公共服務,今年我省要推動康復實現全周期、全類別、全覆蓋,變“人人享有”為“高質量享有”。今年省政府將“改造提升200個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示范點”列入民生實事,殘聯、民政、財政、衛生健康等部門合力推動示范點建設,讓殘疾人的康復服務更專業、更精准、更普及,最終目標是讓更多殘疾人有能力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唐 悅)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