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帶著“江蘇經驗”赴盛會:雙線作戰求全勝

2020年05月21日07:0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雙線作戰求全勝,滿懷信心赴盛會

我省代表昨天已提前進入“兩會時間”,在高鐵上、在駐地,都能看到代表忙碌的身影。 肖 勇攝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舉行的一次盛會,意義特別重大。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來自江蘇的代表委員把這樣一份答卷帶到全國兩會上。

做好統籌文章, 防疫發展求全勝

做好統籌文章,江蘇各地用足辯証思維——在抓好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復蘇,而加快發展又為鞏固防控成果創造條件﹔在“穩”的基礎上力求“進”得更大一些,在“好”的基礎上力求發展得更“快”一些。

“中國那麼大,請一定要來無錫看看!”幾天前,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杜小剛在2020年度“百企千才高校行”系列活動上,向全國高校畢業生發出盛情邀約。會上,無錫拿出首批2.2萬多個崗位,部分崗位開出月薪3萬-5萬元,對高端人才求賢若渴。

打好疫情防控“主動仗”,無錫立足於快。早在1月下旬尚未發現病例時,無錫即跨前一步展開疫情防控工作。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無錫立足於穩。一季度,無錫15個主要經濟指標中有8個完成情況走在全省前列,1-4月,大多數指標降幅明顯收窄,經濟運行呈現加速回暖、企穩向好的態勢。

杜小剛對今年全國兩會充滿信心和期待。他表示,下一步,無錫將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同時,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后群眾對宜居、安全的新期盼,著力改善市容市貌、加強社區基層治理,全面提高全面小康的成色。

全力推動經濟復蘇、全力增強發展后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力確保工作落實,這五個“全力”傳遞出常州推進經濟社會復蘇的力度。全國人大代表、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介紹說,1-4月,常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工業用電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全省前列。同時,常州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確診患者“100%治愈、零重症、零死亡”目標。

常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統籌3億元資金支持文旅發展促進旅游消費。至4月末,全市企業開票收入同比增長15%,規上服務業企業復工率超95%。4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8%,增幅全省第一,工業用電量增長7.5%,居全省前列﹔重點聚焦產業鏈攻堅、全產業攻堅、三新經濟攻堅、“新基建”攻堅,強化重大項目招引和儲備。1-4月,全市28個省重大項目開工26個,完成投資72.1億元,180個市重大結轉項目完成投資224.1億元﹔明確30項攻堅任務、208條年度重點改革舉措,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針對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養老服務供給、水環境整治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和薄弱環節,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任務清單,實行項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

泰州是全省首個本地確診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的設區市和全省首批所轄縣(市、區)均為低風險的設區市。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介紹,泰州3月初就明確提出加強常態化防控舉措,聚力嚴防疫情輸入,實施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無縫對接和閉環管理﹔聚力規范發熱門診和隔離點管理,堅持定點醫院不撤銷、隔離病區不壓縮、留觀床位不減少﹔聚力無症狀感染者和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參照確診病例做好出院后健康管理,對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規范化追蹤。

泰州將推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一手抓做強產業。打造三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延鏈強鏈補鏈,推動企業創新創優,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名城。一手抓做強城市。泰州今年推出做強城市兩年行動計劃,從城市建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從群眾所需所盼入手,推動中心城市大發展,構建城鎮體系大格局,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實現生活品質大提升,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

全力與時間賽跑,戰“疫”力度不鬆、發展步伐不停。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介紹說,淮安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發布疫情防控“淮十條”,全面構筑疫情防控“銅牆鐵壁”﹔採取“家家到”方式、建設“黨政親商會”平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出台促進消費實施方案,力推消費迅速回溫﹔迅速轉入加快發展“主戰場”。採用多種方式招商引資,線上簽約外資項目10個、總投資7.66億美元。總投資610億元的150個項目集中開工,以新增長點的成長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爭分奪秒推進復工復產,精准施策減輕企業負擔,打通梗阻保障要素供給,不遺余力增進民生福祉。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介紹說,1-4月,徐州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好於全國平均水平、降幅逐漸收窄,4月當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用電量、進口總額等多項指標止跌回升。

加快推動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做到應復盡復、能復則復。全市“四上”企業總體復工率達97.5%。年度實施的市級重大產業項目中,91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139個計劃新開工項目開工112個﹔幫企業解困、讓企業“解渴”,落實各類新增優惠政策為企業減免稅款1.01億元,為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12.64億元,緩繳和減免社保、住房公積金等費用31億元﹔加大要素保障供給力度,推動企業真正從復工復產向達產達效轉變。圍繞徐工集團等龍頭企業,協調促成上下游300多個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穩妥有序推進農民工返崗復工。及時將生活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發放各類救助資金和保障補貼6.72億元,惠及群眾100余萬人次。

抗擊疫情,

他們守好兩個陣地

作為擁有8000多萬常住人口、2000萬流動人口的經濟大省,江蘇戰“疫”表現不俗。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僅有631例本土確診病例,在救治過程中實現患者“零死亡”、醫院“零感染”。不僅如此,江蘇連續多日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2例,均已出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很多代表委員奮戰第一線,親歷戰“疫”,堅守醫院救死扶傷陣地、社區防控陣地,他們對江蘇答卷充滿自豪,對“可知可控、精准防控”的江蘇經驗感受尤深。

抗擊疫情,白衣戰士是最可愛的人。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說,面對這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作為江蘇省醫療領軍單位,省人民醫院多批次派出規模大、陣容強、配置高的隊伍馳援武漢、馳援湖北。

204人超強軍團“落地即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監護病區,“硬核”模式廣獲贊譽﹔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用江蘇速度、江蘇方案、江蘇關懷樹立建管方艙醫院的“江蘇省人醫標杆”……從頂級專家到醫護人員,從重症醫院到方艙醫院,“江蘇省人醫軍團”先后派出7批274人,援助湖北武漢、黃石,體現“江蘇實力擔當”。援武漢重症醫療隊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累計收治患者78人,在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危重患者52人。

在省內,省人民醫院搭建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遠程醫療會診平台,發揮省級專家救治優勢,遠程會診277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江蘇實現患者“零死亡”作出貢獻。

“中國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再次彰顯‘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全國人大代表、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王靜成表示,在疫情期間,蘇北人民醫院作為揚州的“龍頭醫院”“保底醫院”,全面接管市傳染病醫院救治工作,同時,統領揚州164名醫護人員組成“精銳之師”馳援湖北。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蘇北人民醫院副院長鄭瑞強和同事們總結的“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經驗”,被寫入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跨越國界,攜手抗疫。蘇北人民醫院的專家通過視頻連線,與以色列“雲分享”疫情防控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並將視頻整理匯編成英文材料,分享給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醫護工作者。蘇北人民醫院還向以色列等國家提供物資援助,並編譯醫護和互聯網醫院的“新冠疫情防控經驗”手冊,這些經驗對全球抗疫起到積極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王水認為,這次疫情不僅是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更是對政府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發生以來,省委、省政府打出一套具有鮮明江蘇特色、嚴實精准有效的“組合拳”,“這場仗打得非常漂亮”。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全國人大代表、靖江市新橋鎮德勝中心村黨委書記楊恆俊連夜召開兩委班子會議,傳達中央和省委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挺身而出,堅守崗位,“守住村口、看好圩口、站好家門口”,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採訪中,代表委員們紛紛說起江蘇“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這個抗擊疫情的好經驗。疫情發生后,全省近30萬名專兼職網格員投入防控一線,在疫情排查、矛盾化解等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他們累計排查走訪9358.2萬戶次2.4億人次,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984.6萬次,發現有關疫情防控線索60.8萬余條,協助化解疫情相關矛盾糾紛29萬余件。

危中覓機,

匯聚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新經濟新動能正在逆勢崛起”“未來創新發展的空間廣闊”……盡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沖擊,但是記者從代表委員們口中聽到的,更多是滿滿的信心和動力。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省復工復產工作基本完成,經濟正走向平穩運行的正常軌道,本次疫情給江蘇經濟帶來的負面沖擊也正在被消化。”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認為,目前雖然還有一個短暫的過渡期,但隨著挑戰而來的,將是江蘇經濟發展新的機遇,“一方面加大對困難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幫助,維持經濟形勢穩定﹔另一方面堅定不移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把握好產業發展新方向,經濟‘免疫力’一定得以增強。”

在全國政協委員、蘇寧環球集團董事長張桂平看來,“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民營企業隻有學會危中思變,才能趨利避害、化危為機。“如何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組合拳’開拓的新空間,加緊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力度,是民營企業需要認真對待的‘功課’。”他注意到,眼下,已經有很多民營企業看到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凸顯出的新機遇,積極適應新經濟新業態的市場環境,積極嘗試新的技術,開發新的場景,企業的發展思路也更加著眼於未來。比如,在科學統籌集團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蘇寧正在積極嘗試線上銷售、線上看房、線上購物等雲平台服務,開拓更多線上線下配合的服務新場景,以應對疫情帶來的特殊市場變化。

察勢者智,順勢者贏。在江蘇,像蘇寧這樣無懼風雨、搶抓新機遇、危中覓機的企業還有很多。

在上游的原輔料供應不足,物流運輸困難,產品庫存積壓嚴重等重重困難之下,永鋼集團為何能交出1-4月營業收入250億元、同比增長32%的優異答卷?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永鋼集團常務副總裁吳慧芳認為,集團發展逆勢上揚,離不開企業堅持用發展對沖疫情影響的定力,以及推動產品轉型升級,搶抓出口市場訂單,及時調整採購策略,拓寬供應渠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務實舉措,“永鋼集團堅決完成本年度目標任務的決心不會變,今年我們將更加堅定走高端、智能、綠色之路,不斷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堅定不移打造高品質鋼鐵材料服務商。”

“每一次外部沖擊都可以轉化為經濟轉型的動力,每一次經濟艱難時刻,我們都會積極採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管理模式來尋求突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王連春告訴記者,去年,在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面臨新一輪調整的形勢下,集團牢牢守住“為鹽城培產業,為悅達謀未來”的初心和使命,全力做強整車、做快新能源、做大零部件、做優服務業,努力建設以汽車為主的產業集團,加快實現從“一台車”向“三台車”轉變,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從國內市場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轉變,“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研發營銷,推動鹽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確保國內銷售汽車31萬台,推動華人運通9月底首台車下線,力爭早日躋身全國環衛車行業前三強。”

“五一假期,村裡來了8000多名游客,他們採櫻桃、摘草莓、住民宿,給我們貢獻了100多萬元收入。”報出這個數字時,全國人大代表、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特別開心。“抓復工復產,要搶,不能等疫情過去了再抓。”他說,省裡將疫情防控響應級別從一級降到二級時,白塔村就全力抓發展。對於5000畝高效農業,村裡加大力度線上營銷,30多畝櫻桃最近迎來3000多名採摘客,1000多畝桑葚搞起深加工,推出果汁、果醬﹔村裡引進南京企業,啟動投資5億元的微電影項目,讓年輕人來白塔村有更多玩頭。項目建成后,將給村裡增加150萬元集體收入。依靠發展觀光農業,去年白塔村農民人均收入超過4萬元,今年同樣有希望穩中有增,“等南京、上海的旅游大巴開過來,農民收入肯定往上漲。”

“忙!上周六、周日,我還在加班。”全國人大代表、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孫景南告訴記者,公司2月14日恢復生產,她本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忙:下車間指導焊接工人操作,為80多名新焊工進行培訓,到“技能強國—中工雲課堂”為5000多人網絡授課。

“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復工復產,江蘇都是走在全國前列!”孫景南用親身經歷,道出很多代表委員共同的自豪。(顧敏 楊頻萍 吳瓊 王夢然 孫巡)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