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勤代表: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

2020年05月24日06:58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南京5月24日電(馬燾燾)在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溧陽市委書記、市長徐華勤就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提出建議。他建議,國家鼓勵有條件地區在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保障農民“戶有所居”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推動農村土地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實現國家、集體、個人利益多方共贏,重塑城鄉土地權利關系。

徐華勤代表認為,深化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符合中央對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考量,符合推動鄉村空間價值增值形成鄉村振興發展閉環的現實需求,也符合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加強開創性探索的工作導向。在他看來,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是推動村庄集聚、土地集約,降低宅基地規模存量的重要手段,對提升鄉村空間價值、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形成鄉村振興發展閉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5年前,全國33個縣(市、區)已獲授權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開展先行先試。徐華勤代表提出,當前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探索成效不甚理想,特別是在推動宅基地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願有償退出等方面與改革要求、基層需求相比仍有落差。同時,宅基地改革的困境突出,尤其在推進宅基地所有權顯化、宅基地資格權認定及保護清晰化、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和盤活市場機制規范化等方面存在著瓶頸制約,政策支撐弱、探索風險大、自主創新難,直接影響到改革的穩慎推進和實際效果。

為此,徐華勤代表提出,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可以縣域為單元,將其與村庄規劃調整、土地綜合治理、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結合起來。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以優化空間布局、節約集約為目標,推動宅基地流轉與規劃保留村建設相結合,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指標、國家農轉用指標、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和建設用地規模指標等工作相結合,全面提高農村土地利用和治理水平,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打通通道完善城鄉生活低保體系、救助體系、養老體系及進入城市生活的保障房體系等兜底保障,確保全面、系統、有序地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

以有償為核心,全力實踐宅基地“三權分置”路徑。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主導下,引入市場化機制,探索宅基地使用由永久無償向分類有償轉變,清晰宅基地有償使用、有償退出實現路徑。探索完善宅基地資格權多種實現形式,對退出宅基地資格權的農民,可自願選擇貨幣補償、置換商品房、養老和社保等多種置換方式。優化宅基地使用權的多途徑利用,鼓勵農民利用宅基地入股、出租、抵押、合作或委托第三方長期經營等方式自主創業﹔鼓勵社會資本帶著項目、資金、技術到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宅基地使用權規范化、市場化運作,建設經營性和公益性項目,帶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

以平台為載體,為宅基地“三權分置”暢通渠道。優化整合農村產權交易平台、不動產登記平台,形成完善的宅基地權能流轉服務平台和制度。在儲備環節中,建立健全動態平衡的集體建設用地儲備機制,由鎮(街道)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用市場機制,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和村庄規劃,收回農民自願退出的宅基地及依法收回其他集體建設用地,統一入庫和調配安排使用﹔在交易環節中,由流轉平台負責對已經收儲的宅基地公開公平對外交易,以競價機制確定受讓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也可藉此平台合法轉讓、轉租和抵押﹔在抵押環節中,創新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民住宅所有權抵押,賦予宅基地和農民住宅完整的用益物權,在保障“戶有所居”的前提下,允許農民以自有住房作為抵押物為自身申請貸款擔保。同時,探索建立抵押物處置機制、貸款風險分擔機制、緩釋和補償機制,防范、控制和化解風險。

徐華勤代表還建議,為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提供專項債券,創新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創新,用以解決基層的資金來源,為農民獲取公平合理的對價補償,為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提供支持。同時提高包容空間,鼓勵有條件地區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大膽探索、積極作為,因地制宜、先行先試,通過試點摸索出務實管用的政策,確保取得實效。

據了解,上述建議是在深入調研和當地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今年3月份,溧陽市已出台《關於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實現形式的實施意見(試行)》,冀望通過“落實所有權、完善資格權、擴展使用權”三條路徑,實現集約節約用地、促進富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總目標。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