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抓農時 光伏扶貧用清潔能源保貧困戶增收

2020年05月25日14:18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實施的“十大精准扶貧工程”之一,光伏扶貧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帶動農村富裕,幫助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重要形式之一。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運行產生明顯影響,但今年協鑫新能源各農光電站防疫不忘保春耕,搶抓農時不放鬆,仍及時、有效地組織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復工返崗,投入到農光電站的勞作中去。”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耀邦,“透過田間地頭的新模式、新亮點、新變化,用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能源提升了貧困戶的經濟收入。”

“授之以漁” 建長效扶貧機制

光伏扶貧利用貧困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25年產生的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

作為一家光伏企業,協鑫新能源踐行國家戰略,大力發展光伏扶貧電站。在發展光伏扶貧電站的同時,積極探索光伏扶貧模式,建立“授之以漁”的長效扶貧機制,並付諸實施。

“為切實擔當社會責任,協鑫新能源還將光伏扶貧觸角延伸到每一個光伏農業項目上,光伏農業發展到哪裡,扶貧工作就延伸到哪裡。”張耀邦說,協鑫光伏扶貧也經歷了3次迭代升級,從輸血式到造血式,再到如今光伏扶貧電站+產業的3.0‘鑫模式’,為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貢獻了協鑫力量。

協鑫新能源山東省鄆城鑫華4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為農光互補模式。自2017年3月份並網發電至今,這裡已建成了173座三連棟大棚,保留了露天種植區,初步形成了“光伏+農業+扶貧”示范基地的規模。“該電站每年可扶持貧困戶約1600戶,每戶可獲得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貧政策收入,幫助侯咽集鎮近40%的貧困戶脫貧。”張耀邦表示。

“晒著太陽就能賺錢,日頭越強收益越高。從2017年夏天到年底,竟然到手四五千元。這在以前,俺可不敢想。”山東省鄆城縣侯咽集鎮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張桂花說。鑫華4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租賃了她家6畝農田,每畝1200元的租金,加上張桂花務工收入和電站的扶貧款項,讓她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截至2018年底,協鑫建成及持有指標的光伏扶貧電站規模達1196.5MW,位居全國第一,可幫扶約3.3萬貧困戶,承諾20年扶貧資金達約22.3億元。

助力脫貧 “光伏+”增添新動能

2019年4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下達了“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總規模167萬千瓦,加上之前的項目計劃,基本將光伏扶貧目標貧困戶全覆蓋。

作為一條集產業扶貧、生態發展扶貧和清潔能源建設扶貧於一體的新路徑,光伏與農業結合,關鍵是要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光伏與農業之間爭光照、爭土地、爭空間的“三爭”矛盾,做到不傷地、不傷產、不傷農的“三不傷”,杜絕電站土地撂荒現象,促進“農光一體化”發展。

經過實踐探索,協鑫新能源制定了《光伏農業項目設計指引》和《漁光互補項目設計指引》等一系列光伏農業“鑫標准”,並在農光電站的開發、建設、運營過程中強制執行。

“目前,協鑫新能源擁有光伏電站約7.2GW,覆蓋土地面積近20萬畝,其中一般農用地7萬余畝,不僅承擔著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的責任,同時肩負著按照黨中央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張耀邦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一家光伏企業,協鑫也在不斷創新“光伏+”模式,建立了多種可復制、可推廣應用的“光伏+生態循環農業+現代物流”的“鑫方案”。

位於安徽宿州埇橋區灰古鎮的協鑫埇橋4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3.5億余元,年均發電量約為4800萬千瓦時,其中就包括光伏大棚蔬菜、油用牡丹種植、智能溫室展示區等。

除了在光伏區大面積種植油用牡丹、中藥材等,協鑫在宿州的農光互補項目還將利用建成的智能溫室,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等。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張耀邦說,協鑫新能源在發展光伏扶貧農業的過程中,堅持“興農為要,強村為基,富民為本”的目標追求,創造一個又一個光伏發電+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現代物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模式,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能。(余味 諸玲珍)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