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盱眙姬庄社區:集體收入從30萬躍至700萬

2020年05月27日10:54  來源:淮安新聞網
 
原標題:【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百村】姬庄社區:集體收入從30萬到700萬的跨越

“剛運走6000斤蝦苗!”日前,盱眙縣管仲鎮姬庄社區黨支部書記芮俊高興地說,“雖然受疫情影響,銷售價格下降了,但好在我們都是老塘子,有充足的蝦苗,產量沒降!”

姬庄社區6000畝土地中,耕地佔了一半。之前,一直靠傳統的農業種植,集體收入有限,2017年隻有30萬元左右。也正是在2017年,社區發展遇到了轉機。社區開展土地流轉,將閑散的近3000畝土地全部收歸集體,再分包給大戶,使得絕大部分農戶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同時,在流轉過程中,社區又通過填溝造地、荒溝復墾等擴大了集體土地面積。

“這兩年,借助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的東風,搞宅基地有償退出,集體土地進一步擴大。”芮俊告訴記者,由於社區緊鄰街道,土地承包租金高,2019年集體收入高達700萬元。

要想租金收得上,就要讓大戶有奔頭。2017年起,社區發展高效農業上馬蝦稻共生項目。“一開始,大家心裡都沒底,不敢嘗試,我們就干部帶頭。”芮俊說,他和社區會計兩家承包了300畝,沒有經驗就請來縣裡的農業專家培訓、指導。看到項目前景不錯,不少農戶開始加入進來。

2018年,社區耕地被承包一空。“很多都是外地打工回來的,並且每家的規模也不算大,百八十畝,這樣可以避免風險。”芮俊說,現在社區裡幾乎家家都是小康水平。

對於未來發展,芮俊有著自己的打算:“今年,我們已經成功申報縣級龍蝦產業園。土地正在挂牌,爭取年底投產。”產業園配套冷庫和烘干系統,集倉儲、烘干、加工於一體,開展龍蝦和蝦稻米的產業鏈經營。農戶以參股的形式加入,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經營,可以根據市場調節銷售計劃,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