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發現億噸級油田:可供百萬輛汽車行駛20余年

2020年05月27日14: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渤海發現億噸級油田:可供百萬輛汽車行駛20余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7日電(張旭)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26日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對墾利6-1油田探明儲量報告的評審備案工作。

  截至目前,墾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標志著該油田成為中國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首個億噸級大型油田。

  儲量超過1億噸是什麼級別的油田?對於中海油和我國能源領域有何意義?

  圖片來自中海油公眾號。

  可供百萬輛汽車行駛20年

  中海油在2020年3月底發布的2019年業績報告裡,首次披露了墾利6-1油田這一新發現,並表示其有望成為萊州灣北部低凸起部的首個大型油田。

  近兩年,中海油已在該油田鑽探42口勘探井。經証實,墾利6-1油田具有儲量規模大、油品好、測試產能高等特點,含油面積超100平方千米。按照原油常規採收率計算,提煉成汽柴油后,可供100萬輛汽車行駛20余年。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可採儲量在5億噸以上的為特大油田,7000萬噸以上的為大型油田,7000萬噸以下為中小油田。該油田探明儲量達到億噸級,是渤海地區第一大油田,在全國范圍內也屬大型油田。

  據介紹,目前墾利6-1油田正在加快開發評價工作,盡早實現投產。該油田的巨大勘探前景將為渤海油田持續綠色穩產10年、上產4000萬噸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資源保障。

  近年來,中海油大力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於2019年初啟動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

  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墾利6-1油田是公司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成果,中海油將繼續發揮勘探“龍頭”作用,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主線,努力在更復雜油氣藏、更深海域取得更多新突破,為推動中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圖片來源:中國地質調查局

  40年尋得渤海億噸級大油田

  墾利6-1“浮”出海面,用了40年時間。該發現位於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隸屬於我國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

  其實,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該地區歷經40余年多輪勘探,效果均不理想,所發現的儲量規模小、分布不集中,無法建立有效開發體系。

  萊州灣北部低凸起部,是渤海油田過去半個多世紀唯一沒有商業油氣發現的凸起。1979年,中國在這個凸起打了兩口井,結果無功而返。1990年到2007年,探索深層,隻見油氣顯示不見油氣田。2008年到2010年,轉戰淺層,依舊沒有斬獲。2016年到2018年,開展立體勘探,平均單井探明儲量僅85萬噸。

  面對這種情況,依據渤海石油管理局總地質師薛永安提出的“匯聚脊”理論,2019年,科研人員鎖定淺層,把勘探方向從凸起高點轉移到低部位,從構造—岩性圈閉轉移到岩性圈閉,該凸起勘探由此打開局面。

  “該地區平均水深在15-20米之間,開釆難度不大。墾利凸起上以輕質原油為主,油層厚度在8到20米之間,雖然單一油層規模不會太大,但多層系可形成可經濟性開發規模,做到有效開發和開採的經濟性是最重要的兩點。”曾在渤海南部從事石油勘探開發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在墾利6-1發現的基礎上,中海油表示,將繼續推進油氣增儲上產,推動渤中19-6試驗區以及我國首個自營整裝深水油田流花16-2等8個新項目順利投產,力爭國內原油和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

  圖片來自中海油公眾號。

  可減少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能源經濟專家董秀成告訴中新網記者,東部地區的新發現,對於中國原油的穩產增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油田的生產過程也是一個自然減產的過程,我國很多老的油田已經進入衰退期,穩產增產存在一定困難。新的發現可以彌補減產部分,因此對於穩產增產和我國能源保障都是好消息。”董秀成說。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19年我國原油進口量突破5億噸,同比增長19.6%,再創歷史新高,同時,201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2.5%。

  《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08-2020年)》顯示,2020年中國將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淨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2019年9月,國家能源局表示,商業和戰略原油庫存約為80天的淨進口量,較目標至仍有20天淨進口量的缺口,約2570萬噸。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正己對中新網記者分析,中國原油需求量巨大,但對外依存度較高。對於國家來說,大型油田的發現可以減少依存度。

  “墾利6-1是渤海地區第一個億噸級油田,意味著未來十幾年渤海石油開採都會有一個好的前景。同時,該油田的發現,對於中國海洋石油勘探等方面,也有一定技術和思路上的借鑒作用。”韓正己說。(完)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