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樁分手和出軌糾纏心間,讓許多人直呼“不再相信愛情”。為何世間情感往往開頭美好,結局潦倒?相愛容易,相守卻難?
不管是夫妻,還是戀人,既然在一起就應為自己的感情負責,主動約束自己,以真心換真心,不要消磨愛的能力。也期望關系中的每一位,學會接受和放手。學會愛自己,不為不值得的關系浪費時間﹔學會愛對方,給值得的人改變的機會。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
愛情三角理論包括:親密、激情和承諾,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若關系中隻有激情和親密,是游戲之愛﹔隻有親密和承諾,是陪伴之愛﹔三種成分都有,才是真正的愛情。
婚外情的本質是偷和傷害
正值孕期的小顏發現丈夫出軌,挺著大肚子去酒店捉奸。但走到房間門口她猶豫了,到底要不要打開門揭穿這一切?
小顏跟丈夫是自由戀愛,生活和諧美滿,走過了所有熱戀的流程,對婚姻生活抱著美好的期待,還有了愛的結晶。但這份美好卻被一條微信打碎了。
她發現丈夫以加班為由,每天晚回家兩小時,在酒店跟別的女孩厮混。那一瞬間,她除了憤怒、不解和絕望之外,還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和肚子裡的孩子。她想著,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就跟丈夫離婚。
在這些煎熬的日子中,小顏發現丈夫每次出軌后,就會對自己進行各種“補償”,如,會買花、買護膚品,做家務,工作應酬時也主動開視頻跟她報備,對小顏的家人也很上心。這些行為讓她誤以為丈夫本質不壞,只是一時糊涂。
當她跟丈夫攤牌時,他當著她的面刪了小三的聯系方式,接下來的日子他表現得更有家庭責任感了。她以為一切都回到了原來的樣子,離婚的念頭也放下來。
直到某次,她在丈夫車座下發現了另一部手機。原來他們三個人的關系,就在這種搖搖晃晃中勉強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這次,她堅決離婚。選擇結束這段關系不只是因為背叛,還因為背叛后的不坦誠。畢竟,比背叛更殘酷的是背叛后的狡辯和欺騙,甚至倒打一耙說你不信任他。
就像小顏的丈夫,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貪念”,總想要獲得婚姻以外的東西。說來真諷刺,男人出軌就像考試作弊被抓,他們不會真心懺悔自己為何作弊,他們懊惱的是自己“怎麼那麼不小心,會被抓。”
出軌難填內心真正的需求
在《全國“婚外情成本”抽樣調查報告》中顯示,近年來,離婚率不斷上升,婚外情是主要原因之一。當人們處於婚姻焦慮期,卻遇到了更好的選擇時,有人選擇出軌,但更多的人選擇出軌后回歸家庭。報告還顯示,無論哪個年齡層,超過50%的人認為婚姻是人生的必選項。絕大部分人需要婚姻和伴侶,更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而出軌的代價是:放棄原本的家庭或戀情。
上文中的小顏和丈夫離婚后,前夫並沒有選擇跟出軌對象結婚。一個在妻子懷孕時抵擋不住誘惑出軌,但當他們真正在一起后,那種“偷”的刺激消失,最后隻剩下無盡的猜忌和爭吵。所以更多人是不會輕易開啟下一段婚姻的。
很多出軌的男女,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迫”離婚的,婚外情本質上是“偷”的刺激,但這不代表他們想結束自己的婚姻。
經過一次出軌,他發現對方並沒有當初那麼完美,甚至遠遠比不上自己的前妻。而且他們之間缺乏信任,重新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成本太高。偷情帶去的刺激和欲望填補不了心靈上真正的親密。所以,與其追尋刺激,不如去經營維系現在的家庭和感情。
意味著離完整的人越來越遠
人性有著多面性,同一個人可以很負責,也可以很花心。但多面性體現在:他在某個時間段負責,又在另一個時間段花心。如:結婚時非常花心,老婆忍無可忍離婚了,痛定思痛變成好男人,開始負起責任,逐漸整合內心。但並不是所有浪子,都會因為內心的整合而回頭。
一個人如果一邊花心,一邊負責,這意味著這個人是分裂的。而精神分析認為,健康的人的心理應當是“整合”的,離整合越遠,個體的內心越多沖突和障礙。
出軌者往往把欲望、愛情裝進不同的箱子裡,分類管理,短時間內或許會相安無事,時間長了,箱子會越來越多。每個箱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彼此分裂獨立,無法匯總在一起,早晚有一天,會因為再也放不下箱子,引發心理大爆炸。
心理發展處於偏執分裂位態的人,會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問題:要麼愛,要麼恨﹔要麼自律,要麼花心﹔要麼挽回,要麼就被拋棄。Ta不會想到未來有很多種可能性,也不會認為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會蛻變成更好的人。
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就如何看待和他人的關系。比起愛情,更重要的是自愛的能力。
僅靠浪子回頭,不能完全鎖住幸福。轉身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再逃避與欺騙,不惜艱難跋涉也要站在陽光下,才能真正擁抱幸福與光明。(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