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臥牛山公園又添新景 人工湖初現雛形

2020年06月03日16:47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臥牛山公園又添新景

臥牛山公園人工湖開挖。

臥牛山公園效果圖。 徐報融媒記者 呂品 攝

建設中的臥牛山公園一期。

記者昨日從徐州市園林建設管理中心了解到,作為2020年市政重點工程——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分會場之一的臥牛山公園一期二標段正有序建設,目前公園的人工湖、出入口、上山步道已初見雛形。

臥牛山位於城西,臥牛山山體公園佔地面積約770畝,周長約3400米。項目建設共分兩期進行,一期為生態修復區,佔地373畝﹔二期為文物保護區,佔地397畝。

6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臥牛山公園一期二標段施工現場,隻見山下挖掘機在一大片空地來回穿梭,整理地形,未來這裡將是臥牛山公園一個出入口﹔山腰停車場已經能看出大致模樣,水泥鋪裝的停車位整齊排列﹔上山步道正在鋪貼石板台階。二標段新開挖的人工湖已初現雛形,旁邊的塔亭搭建也已有了骨架,一些道路上栽植了喬灌木。

項目經理何亮介紹,臥牛山一期二標段自去年10月進場,在原有地形基礎上再造坡道,目前拉坡約完成60%的工程量,同時人工湖區開挖完成,上山步道、園區主干路、出入口正在建設。“臥牛山公園定位山體生態修復性質公園,在設計上貫徹生態理念,景觀建設重點突出山體自然景觀﹔苗木配置注重季相變化。此外,還配套建設旱溪、園路、亭榭、游客中心、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營造生態、自然、休閑的城市山體空間。”

臥牛山公園還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無論步道、人工湖都暗含著“海綿”的巧思。何亮指著其中一處鋪滿白色鵝卵石的地方告訴記者:“別看現在還其貌不揚,但其實這是‘海綿公園’標配之一的旱溪。”其下層是沙質的土壤,之上是卵石,周邊栽植的都是一些喜水耐陰植物,沒有雨時,白石林立自成風景,遇到大雨,積水就會順勢匯入旱溪、雨水池塘,這裡又會變成溪水淙淙的景觀。除此之外,公園道路、園內停車場設計建設的都是透水鋪裝,可以大量吸收雨水,具有下滲、滯蓄、淨化、回用功能。

何亮在採訪中表示,雖然項目進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不過項目組已經倒排工期,搶抓進度,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追趕工期,為明年園博會成功舉辦獻禮。(竺怡辰)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