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公共自行車9月起停運 曾經的城市風景緣何退場

2020年06月09日07:09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曾經的“城市風景”緣何退場

南通市區公共自行車建設工作辦公室3日發布公告稱,9月1日零時起市區公共自行車終止運營,這意味著陪伴南通市民8年的“小綠車”將告別南通人的生活。

從當年人人點贊的新事物,到如今漸被忽視的“舊相識”,曾經的“城市風景”緣何“退場”?今后南通市民的便捷出行,又由誰來“接駁”?

入駐南通8年,“小綠車”退出市場

“小綠車”退出南通並非沒有預兆。2012年12月,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南通市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引進永久公共自行車運營項目。2013年元旦,3800輛果綠色公共自行車正式進駐,24小時運營、通借通還,不僅便利了人們的出行,更成為南通街頭一道亮麗風景線。

然而,隨著近年來南通城市高速發展,新建小區、辦公樓、商業體周邊已很難見到公共自行車的身影。一些少人問津的點位,也因道路改造、地鐵工程施工等原因被撤。如今,在南通市中心找一處公共自行車借還點,已不是件容易事。

江岳路位於該市行政中心北側,沿線分布有政府機關、小區、辦公樓、幼兒園等多家單位。3日中午,記者沿江岳路一路查看,僅在恆隆國際北門發現一處公共自行車借還點,停放8輛自行車,正值中午下班時間,記者等了十多分鐘,卻沒有一人來此借還車輛。相比之下,藍白色的永安行共享單車在江岳路沿線隨處可見,集中借還點就有七八個,約上百個共享單車樁位,且多為電動助力車,分散於小區、辦公樓、幼兒園等單位出入口附近,借還十分方便。“現在很少看見有人借車,大部分人還是願意選擇共享單車。”小區北門保安周師傅指著馬路對面的共享單車借還點跟記者說。

當天下午3點,在南通市政務中心二樓大廳市民卡公司窗口,前來辦理退卡業務的市民絡繹不絕。南通市崇川區鳳凰萊茵苑小區居民朱元玲,僅用不到5分鐘就辦好自己和老伴兒兩張卡的退卡業務。朱元玲是南通“第一代”公共自行車辦卡人,在她看來,車樁不足、車輛老化、缺乏維護,大量公共自行車服務跟不上,而共享單車不受位置限制、部分免收押金更為方便,公共自行車退出市場是必然結果。

共享單車可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曾經在全國遍地開花的公共自行車,在很多城市都已結束“歷史使命”。廣州早在兩年前就停運公共自行車。近期,上海市閔行區、廈門市海滄區、溫州泰順縣等多地也陸續發布停運公告。

這些年,永久“小綠車”已在南通累計建設334個站點,投放6500輛自行車,在解決南通市民“一公裡”出行接駁和緩解交通壓力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並成為一代人的城市記憶。不少南通市民關心,沒有公共自行車使用之后,是否影響公共出行?

在南通市城市管理局車輛秩序監管處副處長周華看來,共享單車完全可以替代公共自行車的出行服務職能。2018年10月,南通招標引進的永安行共享單車,目前已在市區建有2145個網點,投放2.5萬輛單車,永安行APP注冊人數達83.7萬,日均騎行訂單2萬余次。而市區公共自行車的使用量則從原先的每天1萬多頻次,下降到僅1/10左右。

“這些年,我們在市區大力推進公交優先戰略,尤其是實行刷碼乘車、1小時免費換乘等舉措,增強公交吸引力。加上市區不斷優化公交線路和共享單車站點,已基本滿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周華表示,隨著合同到期,當地決定停止運營市區公共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停運后,相關資產該如何處理?“公共自行車運營的相關資產是國有資產,不能有絲毫流失,將採取競價方式進行評估拍賣,並將拍賣所得在扣除評估費用和拍賣費用后上繳市財政局。”南通市區公共自行車建設工作辦公室負責人透露,當地開通政務中心等5個辦卡點辦理退費業務,市民所有押金及預充值均在政府監管之下,實行專款專用。

交給市場選擇,政府負責監管

發展公共自行車還是共享單車,這幾年一直是城市管理的熱點議題。但無論哪種類型,自行車依舊是市民短程出行的首選。

南京地鐵雨花門站2號口是人流較大的站點。哈啰單車運維李飛飛介紹,“每天早高峰時,不到半小時,300輛單車就會租借一空。”哈啰出行工作人員劉梅卿告訴記者,數據顯示,至5月底,南京以生活區為主的單車使用訂單已經超過去年同期。

在南京地鐵元通站周邊,共享單車明顯多於公共自行車。3日下午6點,在元通上班的劉鑫來到元通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准備騎車回家。“單位到家很近,基本上靠自行車出行,選擇公共自行車主要是以前辦了卡。”他說,“不過,平時共享單車用得也多,主要是停放更方便。”

“城市公共出行,離不開自行車。”哈啰出行單車業務負責人褚軼群表示,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氛圍逐漸回歸服務出行的本質,行業企業一邊致力於科技驅動、精細化運營,一邊也在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與城市管理者共建生態、共享共治,讓共享單車有機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態,成為公共交通服務的一部分。

“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是社會發展不同時期的產物。”在省社科院研究員蔣昭乙看來,兩者區別在於公共自行車通常是政府主導,運營往往需要政府財政補貼,共享單車則是純粹市場行為,既然市場能夠解決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裡”問題,那再好不過。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鬆認為,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公共自行車,作為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應該在政府宏觀調控下,讓市場自然作出選擇。政府則需更加審慎監管、加強引導,以期更好地服務公眾出行。(賁騰 梅劍飛 付奇)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