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創新引擎 棲霞高企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0年06月10日08:42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創新助力棲霞高企駛入“快車道”

2017年,不到200家﹔2019年,超過500家。越來越多的棲霞區科技型企業經過精心培育,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2020南京創新周”進入倒計時,記者近日走訪紫東國際創意園、江蘇生命科技創新園等棲霞區科創載體了解到,通過不斷激活“創新”引擎,棲霞區高企正奮力競速“四新”賽道,為“紫東崛起”摁下加速鍵。

小公司有個大目標:打造江蘇首家MAH資源整合平台

“2015年‘7·22’藥品新政至今,我們通過技術服務各藥企取得了12個藥品的MAH注冊批件。全國一年的批准量也就200個左右,我們一個小公司幫助各藥企拿到12個,這是非常厲害的成績。”南京恆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穆加兵說。

南京恆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棲霞區培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在業內很有名氣,尤其是他們藥品研發注冊全流程獲得MAH批件的能力,令許多業界大公司都刮目相看。

MAH即“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是“7·22”藥品新政最重大的改革之一。穆加兵解釋,MAH出台之前,我國實行的是上市許可和生產許可統一捆綁的管理模式,隻有生產企業才能申請藥品注冊、取得藥品批准文號。改革之后,藥品批准文號和生產許可脫離,允許藥品研發機構等取得MAH批件,並對藥品全生命周期負責。“這讓我們這些規模較小的研發型醫藥企業也能成為MAH持有人,承擔風險的同時也能享受收益。”

由公司主導通過藥品“一致性”評價(即仿制藥品與原研藥品質量、療效一致),並成功申報MAH的項目,能給技術型企業營收帶來爆發性增長。“我們有一款即將獲得MAH批件的藥物,是我們首家在國內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一旦進入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目錄,不僅可以大幅度降低該品種進口藥的藥價,減少醫保支出,也能給公司帶來每年過億元的銷售收入。”該公司副總經理黃迎春說,今年1月,恆道醫藥申報設立“南京市MAH平台及液體制劑研發工程中心”,目標是打造江蘇首家MAH資源整合平台,服務想成為MAH持有人的各類醫藥企業。

多式聯運領域的“放管服”:以前專人“跑手續”,現在網上“不見面”

到港提貨手續﹔海關報關、驗放手續﹔貨場存放手續、卡車進出場手續﹔火車裝卸車手續……

如果哈薩克斯坦從日本進口一輛汽車,通過海港轉“海鐵聯運”的方式依托新亞歐大陸橋進行過境運輸,以往需要辦理的各種手續多達20多種,在多個單位之間“折返跑”,至少需要一周多的時間。過去,各貨物代理企業都要在港口設立辦事處,專人、專門“跑”手續。

“我們所做的事就相當於搭建公、鐵、水多式聯運領域的‘放管服’信息平台,讓這些業務全部實現網上‘不見面’辦理。”江蘇運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磊說,所謂“多式聯運”,就是由兩種及其以上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江蘇運聯是我省部分港口集團與鐵路部門、交通部門為了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提升物流效率而聯合投資成立的國有控股企業,同時也是棲霞區培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幾年,該公司相繼建設、運營了“江蘇鐵水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港口EDI中心服務平台”“港口公路貨運交易平台”“鐵路專用線企業協同作業系統”等一系列在交通運輸行業具有領先地位的產品,並在南京港、連雲港港等省內主要港口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應用效果。

園區的共同煩惱,“匠人”來解決:“牛氣”來自前沿成果落地轉化

“全國智慧化工園區創建示范單位一共36家,我們參與建設了9家﹔國家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一共9家,我們參與建設了3家。”提起在園區管理智慧化領域“一言九鼎”的實力,匠人智慧(江蘇)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立一臉驕傲。

2017年,匠人智慧在棲霞高新區及南京未來科技創業園孵化器的招引下,落戶棲霞高新區ABC人工智能專業眾創空間。通過近3年的培育,該公司不僅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成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園區管理的行業領軍企業,是智慧化工園區國家標准制定單位、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合作單位、國家節能中心技術合作單位、石化聯合會智慧化工園區聯盟成員單位等。

公司的“牛氣”來自大學研究成果的落地轉化。作為南京大學校企聯盟成員,該公司技術團隊主要依托南京大學、國家工程中心等產學研平台,致力於產業園區及地區智慧化管控技術及制度創新研究,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地方政府及工業園區廣受認可。

“全國的化工園區都有共同的煩惱,就是廢水、廢氣等排放總量無法准確量化。”謝立說,與其他監控平台相比,該公司不僅能指出“是什麼”,還能分析“為什麼”,並告訴園區“怎麼做”。“比如最令人頭疼的異味問題,我們能精准分析異味的來源、異味氣體的主要構成,並指明化解和消除這些氣味的解決方向。”

“近年來,我們不斷探索高企引育的新方法,將創新資源引入到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到企業、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科技政策落實到企業,最大限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棲霞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兩年,棲霞“高企”數量翻了1.5倍,去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達16.9%。今年,該區將進一步釋放“平台穩、主體勤、隊伍強、環境優”的優勢,推動科創企業做精做強,為全區高企培育“賦能提速”,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南報融媒體記者 查金忠

通訊員 許文婷 郜健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