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船舶行業迎戰疫情 保訂單守護千億產業鏈

2020年06月11日07:1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保訂單,守護千億產業鏈

我省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造船大省,現有造船企業近4000家,其中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420多家。去年,全省造船完工量1801.7萬載重噸,佔全國份額的49.1%,實現銷售1180.9億元,同比增長17.4%,已形成千億級造船產業鏈。

迎全球疫情“巨浪”,江蘇船業面臨哪些危機,又將“駛”向何方?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家省內船企,一探究竟。

疫情全球蔓延,

“保單”壓力巨大

“我們已完全復工復產,但疫情的影響肯定是有的,訂單不會‘說謊’。”位於長江邊的招商重工海門基地,招商局重工(海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陸勝指著一艘正在建造的船體告訴記者,這艘“極地探險郵輪3號”船本應8月交付,目前看可能要延至10月了。此前,公司一口氣簽下10艘郵輪建造意向合同,去年已交付1艘,目前3艘在建。“疫情重創全球郵輪業,尾單有‘掉單’的風險。”胡陸勝坦言。

船舶海工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訂單主要來自歐美地區。目前江蘇船舶行業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但保訂單壓力巨大。隨著境外疫情的發展,部分在談項目已被船東中止,在手項目或延期或取消,並產生一系列連鎖影響。

3月28日0時起,我國暫停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証和居留許可入境。受訪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眼下船東、船監等人員無法入境,機務及船員無法來接船,不可避免會影響試航和延誤交船。招商重工全年新增接單量預計減少50%。據不完全統計,二季度,僅泰州市受國外船東入境問題影響而延遲交船的就有20余艘。

“船舶延期交付,隨之帶來碼頭靠泊緊張、新船維護成本上升、資金佔用、現金短缺等一系列問題。”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朱炳康表示,公司去年承接訂單數居全國第一,盡管“大單”在手,但經營風險也大。根據合同,船舶完工后船東預付40%船款,試航交船后支付剩余60%,延期交付導致企業資金壓力陡增,面對行業未來的不確定形勢,公司不得不調整原定擴產計劃。

此外,原材料庫存壓力也讓船企“喘不過氣來”。為保障訂單供貨,很多企業提前備足了原材料,如今下游客商取消或暫緩訂單,導致原材料和產成品積壓,不少材料由於“定向採購”而難以轉產其他產品。加之銷售回款大幅減少,一些企業資金緊張甚至“斷流”。

關鍵設備“受阻”,

加劇供應鏈風險

隨著境外疫情蔓延,全球市場需求不足、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等風險將進一步加劇,阻礙了行業全面回暖。

船舶建造有大量設備配套,像特種工程船舶配套設備佔比高達60%,設備供應商按照船舶建造的計劃進度及時供貨至關重要。“之前我們就收到挪威等國活魚船設備供應商的延遲供貨通知。”鎮江船廠副總經理侯仁明說,受全球疫情影響,主機、發電機等進口船用關鍵設備無法按原計劃到廠,必然打亂企業正常生產計劃。

“甲板、舷梯、玻璃幕牆等從國外採購的設備無法正常到貨,直接影響公司郵輪系列船、風電安裝船等項目順利交付。”招商重工(江蘇)公司副總經理徐戎說。在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徐蔚冰看來,需幫助企業尋求、開拓國內替代品供給市場和技術適用性研討,努力降低進口原材料、設備供給的潛在風險。

“配套供應必須未雨綢繆。”朱炳康表示,新時代公司根據歐美供貨商生產和運輸周期提前謀劃,密切跟蹤,針對航班及航運航次減少,提醒廠家提前訂艙或更改運輸方式,比如使用中歐鐵路或空運。對通過運輸方式更改仍無法滿足生產進度的,盡早與客戶協商更換配套廠家,保証公司節點目標有序實現。

受訪船企普遍希望,由相關部門牽頭,協調貿促會和江蘇船企做好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交船期的証據收集、出具工作,為后期與船東商務洽談做好准備,並有的放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變危機為商機,

向產業鏈高端“進發”

截至4月中上旬,我省造船業開票銷售增長超16%。“實現逆勢增長,得益於企業主要根據在手訂單的生產進度確認銷售,因此前期受疫情影響不大,而疫情全球蔓延對二季度開票銷售表現必將有較大影響。”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相關人士分析認為,縱觀國際“船市”,受疫情影響,持續低迷的航運和造船市場“雪上加霜”,新船投資信心進一步受挫,這一情形很可能將持續很久。

不過,危中有機。去年我省造船業手持訂單量佔全國近半、世界1/5,像新時代造船的訂單已排到2022年,尚有時間等待行業復蘇和轉型升級。

“我省船舶業應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轉移,搶佔國際市場份額。”新時代造船負責人表示,為打破一些國家在LNG船冷凍技術方面的壟斷,公司嘗試用壓縮技術重新設計LNG船,目前處於設計、建模和論証階段,亟需在技術焊接方面得到支持。

“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潛在風險,更凸顯企業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徐戎說,郵輪被稱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我省已具備建造遠洋豪華郵輪以外所有船型的能力。招商重工正在開展郵輪智能船廠建設,僅智能化設備投入就有約30多億元。他建議,省有關部門針對船舶行業智能化、自動化改造出台“點對點”政策,助力企業盡快擺脫對國外的技術依賴。

“放眼長遠,還需加大對船舶企業信貸、融資等金融扶持力度,支持船舶工業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陳雄建議。比如,由省政府牽頭,組建銀行信貸財團,採取“一企一策”差別化授信﹔針對可能出現的棄船風險,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牽頭,聯合保險公司開拓專項保險業務,對棄船實行差價收購,與國家龍頭運輸企業聯合拓展遠洋運輸融資租賃業務,努力變危機為商機。(付 奇)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