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發展村集體經營新型合作農場 促進鄉村振興

2020年06月15日16:10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新型合作農場促進鄉村振興

12日上午,海門港新區鳳飛村浩太新型合作農場內,綠油油的秋葵長勢喜人,20余名村民彎著腰剪下秋葵,放入隨身的布袋裡。

今年初,鳳飛村探索實施秋葵設施小拱棚種植,如今,秋葵開始收獲。短短一周,採摘的1000多斤全部被預定完。村民張美芳樂開了花:“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我們來這裡上班,還多了份收入。”

2018年以來,海門大力發展由村集體經營的新型合作農場。村集體經濟組織發起,農民以土地入股,村組干部、農場經營者以及廣大農戶共同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這些新型合作農場以高標准農田建設為基礎,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稻麥種植為主,黃豆、玉米、設施農業、露地蔬菜種植為輔的多種經營模式,尤其是去年以來,不少村先試先行的設施農業和露地蔬菜種植,豐盈了不少村集體的經濟收入。

鳳飛村是設施農業先試先行的受益者。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施春偉透露,去年村裡共流轉土地488畝,主要種植小麥、黃豆,今年初,村裡劃出110畝左右田地種植高效高產的秋葵,3月份種植,6月初結果,現在每天能採摘200斤左右,採摘期到10月結束,豐收又豐產。她算了一筆賬,到結束時,畝產量預計可達3000斤,按市場價來算,預計畝效益在2000元以上。

同鳳飛村一樣探索設施農業的正余鎮瑞豐村,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村黨支部書記趙鋒介紹,以前他們村經濟較為薄弱,去年,採取村集體經營模式,試點建設了107畝的新型合作農場設施大棚果蔬示范基地。主要採用訂單農業模式,種植的36畝多大葉菠菜每畝純利潤在1000元左右。為打造品牌,村裡與海門市農科所對接,引進種植農科所培育的新品種西甜瓜,在2020年第二屆江蘇“好西(甜)瓜”品鑒推介會上,獲得了甜瓜組“瓜王”稱號。

事實上,村集體經營的新型合作農場,不僅提高了村集體經營收入,村民們通過流轉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也增加了收入。據介紹,此前,村民將土地流轉給個體戶承包,土地租金每畝400元-500元,現在流轉給村集體,每畝能有600元-700元,增加了200元。另外,村裡還聘請剩余勞動力進合作農場務工,這樣一來,不少家庭就能拿到雙份收入。

“我和老伴都在農場打工,一天至少50元,包括土地流轉的租金,一年下來,收入也不少了。”張美芳說,他們夫妻倆都快70歲了,沒有退休工資,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非常滿足。”

記者了解到,由於村集體經營的新型合作農場尚處於起步階段,海門通過財政資金扶持,助力農場穩步發展。一方面,將新型合作農場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范疇,承保按照現有政策的最高標准執行,繳納的保費提標至90%由財政補助。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經濟薄弱村建立新型合作農場,在南通市補助的基礎上,再補助100元/畝一次性土地流轉費和400元/畝每年的經營費,南通市經濟薄弱村再給予100元/畝每年的補助。

“發展村集體經營新型合作農場,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今后土地誰來種’的根本問題、進一步推進現代農業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重要路徑。”海門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俊高說,截至目前,海門新建村集體經營新型合作農場57家,其中,“三個全覆蓋”試點村24家,南通市級經濟薄弱村9家。(陳靜)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