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淮安漣水縣中恆國際小區的居民向解憂幫反映,他們所在的小區早在10年前就已交房,由於房屋產權証卻一直沒能辦下來,如今,小區不僅路面塌陷、外牆脫落,消防設備也沒法使用,存在安全隱患,業主們為此很苦惱。
據了解,中恆國際位於淮安漣水縣中心城區,總共有好幾期,2010年開始交房。目前,大部分業主還沒有拿到房產証。業主們告訴記者,收房后,小區頭幾年用的是臨時電,非常不穩定。“大夏天的說斷電就斷電,小孩大人誰受得了。”業主尹女士說,后來經過維權,水電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但房產証卻一直沒有消息。業主多次找開發商和住建部門討說法,至今沒有結果。如今,開發商索性不露面了。據漣水縣住建部門透露,中恆國際沒有通過消防驗收,自然沒法辦理房產証。
如今,小區的消防設備徒有其表,無法使用。業主們說,住在這樣的高層住宅裡,他們實在不放心。業主閔先生當著記者的面,打開一個消防栓。隻見管子“滋滋”地往外冒氣,卻沒有水出來。“你說要是突然哪天失火,這種高層住宅,怎麼逃得掉?”記者發現,火災報警器、滅火器也沒法使用。
除此之外,中恆國際還出現了路面塌陷、外牆脫落等意外情況,這讓業主對房屋的建設質量也很擔憂。業主王先生說,2018年8月,小區外側一塊牆體脫落。“下邊正好有個人經過,結果被砸死了。”
6月10日,記者來到漣水縣住建局,該局開發科科長宋建春透露,中恆國際的開發商,至今連最基本的竣工驗收備案都沒有完成,所謂的交房屬於違規交付。記者注意到,從2013年開始,就有業主向住建部門反映中恆國際小區違規交付的問題。但是小區隨后的幾期樓盤,仍然繼續違規交付,沒有得到制止。宋建春表示:“當時約談過開發商,但是對方不聽啊。”
此外,記者還從業主那裡得知,中恆國際的開發商目前仍然在漣水縣繼續開發樓盤,隻不過換了公司的名字和法人代表。這點,也得到了當地住建部門的証實。對此,業主們認為,中恆國際違規交付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制止,問題開發商沒有受到有效約束,這是監管部門存在失職。
那麼,中恆國際開發商違規交付的行為受到處罰了嗎?6月11日,漣水縣住建局答復稱,開發商和施工方之間有經濟糾紛,正在打官司。宋建春表示,目前“暫時沒有處罰”,具體的處罰措施要根據訴訟結果來決定。
從業主維權角度出發,開發商違規強行交房,業主可以拒絕收房,直至要求開發商退還購房款。但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業主起訴開發商后,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因為該開發商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這令不少業主被迫接受現實,選擇了收房。
在採訪中,漣水縣還有多名業主反映,像中恆國際這樣交付后遲遲拿不到房產証的小區,不止一個。
位於中恆國際北邊的漣水縣五島湖公寓同樣交付將近10年。小區裡面既有商品房,也有安置房,但都沒有把房產証辦下來。業主張女士說:“2012年買的房子,現在還沒有証。”業主盧先生是安置戶,他表示:“沒有通過消防驗收,就把我們安置過來。”
水木華都小區的情況也差不多,據住建部門答復,同樣是消防沒有驗收。最糟糕的要算開元名都小區,連內部道路都沒有鋪好,還是泥巴路。
業主宋女士說:“去政府問路什麼時候能弄好,就是一個字——等。”另外,開元名都小區用的還是臨時電,隱患很大。記者到達前一天,小區剛剛跳過閘。物業主任處理用電故障時還觸了電。
當地一家連鎖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漣水縣遲遲拿不到房產証的小區,至少有25個,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區。中介透露:“漣水縣中心區五島湖公園周邊的小區,多數辦不了產權証。”
在漣水縣住建局,記者証實了這一說法。宋建春告訴記者,這些小區拿不到房產証的原因,都是消防等配套設施沒有通過驗收。他們的開發商,基本上都是資金規模較小的本地開發商,目前要麼資金鏈斷裂,要麼面臨破產重組。他表示,縣裡面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工作推進小組。不過從推進效果看,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難度不小。“目前主要的手段,一是約談開發商,二是對部分樓盤進行暫封。”
【銳評】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淮安漣水縣出現這麼多問題小區,究其原因,一是開發企業准入門檻把關較鬆,導致一些資質較弱的開發商輕易地拿地蓋房,埋下了隱患﹔二是問題出現后,監管不到位,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導致一些開發商的違規交房行為沒有被及時制止,問題也越積越多。希望漣水縣相關部門能盡早拿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不要讓遭受損失的市民再等下去。對此,記者也將繼續保持關注。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張清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