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沛縣鹿樓鎮260戶居民喜遷千秋集新村

2020年06月18日14:54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搬得出 住得好 能致富

沛縣鹿樓鎮千秋集新村鳥瞰。 徐報融媒記者 周杰 攝

5月6日,沛縣鹿樓鎮260戶村民喜遷千秋集新村,人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千秋集集中居住區以大朱集為中心,周邊的何庄、王園、大張庄、小張庄等共五個自然村集中規劃建設,是全市鄉村振興先行先試示范點。居住區建成后,依托大沙河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著力發展林果種植產業和鄉村旅游業,把千秋集打造成農民的大樂園。

新居環境好,告別臟亂差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好不好,首先看住房。

49歲的宋永文分到一套146平方米的新房,經過一個月裝修,馬上可以正式入住了。這些天來,宋永文和村民們每天都要聚集一起在新村裡轉轉。寬闊整潔的柏油路、典雅大方的小洋樓、翠綠整齊的綠化植被、設施齊全的健身廣場……村民們打量自己的新房子,滿眼都是歡喜。

“新村環境挺好,配套設施也齊全,住上這麼好的新房,真的很滿意。”宋永文說。他家四口人,妻子在村裡的桃樹林除草打零工,每天收獲70元勞務費。兩個孩子一個已經上班、一個在讀大學。原先他們住在大張庄,雖說老宅地有著200多平方米的院子,但是居住條件比起新房還是差很多。

宋永文家入住新房沒有再掏錢,政府反而補貼了幾萬元。原來,政府拆遷原房屋時是委托第三方評估公司按照拆遷政策對房屋進行評估,新房每平方米1100元上房,按照評估價與新房價格相比互相補差價。大部分村民上房都收到了差價補償,隻有36戶因為新房面積大需要補差價上房。今年,宋永文養了7000隻肉鴨,利用自家的4畝果樹林種植金蟬,馬上金蟬上市了,收益看好。

72歲的村民朱信美,原是大朱集自然村村民,兩子一女,目前老兩口單獨居住。分到的房屋是11號樓140平方米的院落,原來居住的是126平方米的青磚瓦房,上房時拿出3.9萬元差價給村委會。他說,原來居住環境差,進家沒有一條好路,泥土滿天飛,現在環境優美,也有休閑廣場,方便溜溜逛逛。

堅持人性化、本地化、特色化

“農村住房改善做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用規劃引導民意,用規劃完善功能,強化高標定位,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講清楚規劃選址和戶型設計,引導群眾合理選擇戶型和面積,避免盲目求大,增加負擔。”沛縣鹿樓鎮宣傳委員梁振說。

千秋集新村是全市鄉村振興先行先試示范點。該村位於美麗的大沙河畔,距徐濟高速出口5公裡。新村佔地約240畝,總建筑面積約65000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可安置388戶。為切實發揮千秋集項目的龍頭示范作用,鹿樓鎮黨委要求不僅從保進度、保質量入手,而且還要從生活環境、配套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及早規劃,全力打造千秋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形象。

堅持人性化。在千秋集新村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設計戶型為漢代風格的兩層庭院式。配套建設佔地900平方米的1軌幼兒園1座以及警務室、物流快遞站等便民設施。

堅持本地化。充分利用村內現有資源,在建設過程中保留朱氏宗祠,並引沙河水入村,將村內原有的東燕池改擴建為群眾休閑娛樂的水上樂園。綠化上也保留了刺槐、榆樹等鄉土樹種,最大限度留住“鄉愁”。

堅持特色化。該鎮與山東鄉憶民俗博物館達成協議,在千秋集商業街新建民俗大觀園,讓群眾和游客賞民俗、品瓜果,使之成為沙河文旅長廊的一個重要節點。

以人為本,保証群眾利益最大化

推進農房改善工作,不僅要讓廣大群眾搬得出、住得好,還要能致富。

農民搬出后,復墾的土地如何利用?鹿樓鎮黨委著力在農業資源上做文章。鹿樓鎮在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保証群眾利益最大化,實現了讓農民群眾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的目標。

該鎮黨委要求堅持產業引領、推動富民增收。盤活集體資產促增收。新村建成后可復墾土地約600畝,退出的土地由村集體統一規模流轉,實現村集體收入的新提升。發展特色產業促增收。新村依托大沙河現代農業示范園,著力發展林果種植業,重點發展黃桃、林下金蟬種植項目等。近期規劃1000畝訂單黃桃、3000畝林下種植金蟬和460畝藥用牡丹、芍藥。延長產業鏈促增收。

在傳統果品種植的基礎上,大力推廣高產優質反季節品種,維納斯黃金蘋果、映霜紅冬桃等規模不斷擴大,依托冷鏈物流園,延長產業鏈條,發展果品收儲、貯藏、運輸及加工,以種植產業帶動上下游產業。打造集休閑觀光、採摘體驗、民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業,把千秋集的農業建成農業大觀園、把千秋集村建設為農村的大公園、農民的大樂園,帶動退出土地的農民就地就近就業,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李寧 於瓏 梁振)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