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城市加速布局海上風電 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0年06月26日06:5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馭風賦能,風電產業迎“風口”

  剛剛在南通閉幕的海上風電產業技術論壇吹來新風——據測算,全球海上風資源技術可開發潛力高達1200億千瓦,可發電42萬億千瓦時,是2040年全球電力需求的11倍,全球風電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作為風電第一大省,我省加速探索推動海上風電向深遠海開發和海洋綜合利用方向發展,打造全維度風電產業鏈條,建設行業前沿基地,賦能高質量發展。

  逆風飛揚,風電產業“風景獨好”

  60%!這是今年1至5月份,南通風電裝備產業的增長率。在應對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風電產業逆風飛揚,拉出大陽線,可謂“風景這邊獨好”。

  放眼未來,“風口”正在形成。“人類面臨的能源和環境困境,要求我們開啟新能源的大航海時代。海上風電就是屬於新能源的那片新大陸。”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岩表示。

  “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風資源量足夠實現電力自給。”秦海岩說,在氣候變化、空氣質量、能源安全等多重壓力驅動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聚焦海上風電。近20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年累計增長率達43.2%,帶動風電成本顯著下降,英國海上風電招標電價降至0.35元/千瓦時。

  對經濟大省江蘇來說,發展風電產業更為緊迫。“江蘇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都需要從省外調度。保障能源安全、強化能源供應,成為我省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省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季鳴介紹,江蘇把能源發展主攻方向聚焦沿海豐富的風能資源,致力打造沿海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經過多年努力,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60萬千瓦,規模全國領先。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全球清潔能源的新競爭場,海上風電有望帶動我國形成萬億元級規模的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瞄准巨大的產業“風口”,我省沿海城市紛紛加入“捕風者”行列。南通力爭到2022年底,累計裝機容量達近800萬千瓦,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鹽城力爭今年風電裝機容量突破750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裝機300萬千瓦,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連雲港正打造亞洲最大風電設備生產基地。

  轉動“風車”,還需更大“風力”

  從啟東圓陀角出發,沿臨海高等級公路一路向北,海天之間,處處可見巨大的風車向海列隊、迎風轉動。“我國目前建成的海上風電場絕大多數為近海風電場,近海資源趨近飽和。”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介紹,至去年底,沿海各省規劃內核准海上風電總容量約3500萬千瓦,並網容量592.8萬千瓦。其中,江蘇、廣東核准規模逾千萬千瓦,福建、浙江核准規模逾300萬千瓦。

  記者注意到,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標准的提高,也進一步壓縮風電產業的布局空間。當然,更為關鍵的壓力在於成本。今年起,新增海上風電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按規定完成核准(備案)並於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這意味著,海上風電平價電時代近了。

  突破關隘,唯有挺進“深藍”。專家介紹,深遠海海域可開發空間大,海事、環保等限制性因素較少。據估計,我國領海線至專屬經濟區的可開發海域面積約60多萬平方公裡,資源可開發潛力約20億千瓦。實現海上風電平價化,必須優選規劃場址,向大規模、大單機容量、集成化方向發展。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生校說,“目前,1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群的送出系統千瓦時成本在0.15元以上。如裝機規模達200萬-300萬千瓦,送出系統每千瓦時成本將降至0.1元以下。”

  抱團出海,無限風光在“深藍”

  海上風電開發屬於創新型產業,涉及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研發、基礎科學、材料科學、空氣動力學等多個前沿科學領域,面臨鋪設復雜、鹽霧腐蝕、海浪載荷、海冰沖撞、台風破壞等突出難題,需要全產業鏈抱團出海。丹麥埃斯比約位於日德蘭半島,人口不到9萬,卻成為歐洲海上風電第一港、世界上最重要的風力發電和設備生產與出口以及技術研發基地之一,輻射半徑達1000公裡。

  “中國的‘埃斯比約’在哪裡?”在秦海岩看來,埃斯比約的成功,在於其依托的產業生態體系——港口內聚集裝備制造、投資開發、施工總包、運行維護、物流運輸、設計、工程咨詢等200多家企業,員工超1萬人。

  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南通,不僅擁有豐富風能資源,更擁有一支船舶海工“夢之隊”,搭載風電產業“出海”具有天然優勢。在如東小洋口,投資超20億元、歷時4年建設的全國首座風電母港已投入使用,可滿足5000噸船舶全天候出海。南通將重點瞄准風電核心裝備、關鍵零部件制造商和相關生產性服務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構建“分不開、拆不散”的共同體。

  擁有全省最長海岸線的鹽城也在發力。射陽縣規劃建設5000畝海上風電產業新城及風電裝備產業港,力爭用3-5年時間,將海上風電產業新城建設成千億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將射陽港打造成遠近聞名的風電裝備產業港。

  無限風光在“深藍”!我省正著手啟動“十四五”海上風電規劃研究,探索推動海上風電向深遠海開發和海洋綜合利用方向發展,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清潔動能。

  本報記者 徐 超 陳 明

  本報實習生 李 倍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