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后遺症”?
縱觀全球疫情,國外確診患者有不少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的個例。那麼,嗅覺、味覺喪失對於中國的確診患者來說,是最近才出現的症狀嗎?6月28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很多確診病人也出現了味覺和嗅覺功能退化的現象,只是被忽略了。王貴強同時表示,患者不必過多為嗅覺味覺功能退化擔憂。如果只是新冠肺炎導致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局部的黏膜損傷,那麼在疾病治愈后,大部分患者的嗅覺和味覺功能就能逐步恢復。
歐洲不少確診患者嗅覺味覺功能喪失
專家:國內也存在
6月24日,在北京市召開的第131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介紹,在近期的病例中,發病症狀可能出現典型與不典型,病例大部分有發熱症狀,部分病例有咳嗽、乏力、咽痛、腹瀉症狀。除了上述較常見的典型症狀外,吳國安補充,其中還有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的情況。而這些症狀在武漢新冠肺炎患者中鮮有提及。
實際上,罹患新冠肺炎帶來嗅覺和味覺改變的“后遺症”,也並非第一次被媒體聚焦。根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前不久,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7日報道,在今年3月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英國查爾斯王子,盡管現已治愈出院,但尚沒能完全恢復嗅覺和味覺。
據健康時報報道,西班牙納瓦拉大學醫院的耳鼻喉專家尼古拉斯·佩雷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有關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嗅覺完全喪失的症狀最早是在德國開始引起醫生的注意。他認為:“嗅覺完全喪失是新冠病毒感染診斷時一個非常明顯的標志。”
與此同時,參考消息網6月21日的報道中也提到,嗅覺完全喪失是西班牙新冠肺炎患者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一些研究表明,歐洲80%的患者都存在這一症狀,但這種情況卻在中國非常少見。
新冠肺炎導致部分患者嗅覺和味覺的喪失,在國內患者到底是如何表現的?6月28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的專訪。
“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很多確診病人也出現了味覺和嗅覺功能退化的現象,只是(當時)被忽略了。”王貴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相較於本輪發生在北京的疫情,武漢當初的疫情要嚴重很多,當地確診患者甚至已出現呼吸困難、高熱等危重跡象,所以即便患者存在嗅覺味覺功能下降,但在其他更嚴重的臨床症狀面前,這些問題也就被忽略了。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的印証。她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在其此前接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也有超過10%的患者出現嗅覺和味覺功能喪失的情況。盛吉芳同樣認為,這一臨床現象並非近期才出現。
那麼,為何在本輪北京新發地疫情中,患者嗅覺味覺退化能迅速引起重視?王貴強分析認為,一是北京疫情沒有那麼嚴重,所以這些細節能被關注到﹔二是通過追蹤無症狀感染者,由於其臨床症狀不明顯,諸如嗅覺味覺退化等問題就被暴露了出來。
嗅覺味覺功能改變后能恢復嗎?
專家:治愈后,大部分患者的嗅覺和味覺功能就能逐步恢復
新冠肺炎致使患者嗅覺和味覺功能改變讓不少人擔心,這是由於新冠病毒入侵了神經系統。那麼,新冠肺炎治愈后,味覺和嗅覺能否盡快恢復呢?就此,王貴強表示,除了新冠肺炎,任何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甚至是普通感冒,鼻子不通氣,也可能會讓患者嗅覺或味覺功能退化。
王貴強解釋,由於新冠肺炎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患者鼻黏膜受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患者嗅覺功能下降﹔而諸如普通的咽喉疾病,也可能讓患者味覺功能下降。在王貴強看來,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類似症狀,屬於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嗅覺和味覺缺失。
至於此類“非典型”症狀是否緣於病毒入侵神經系統所致,王貴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還在研究階段,尚無充分的依據証明。”而盛吉芳則表示,患者出現嗅覺或味覺功能退化,一般是在發病期間。由於病毒感染,所以多少會出現一些神經損傷的表現,甚至會有腦炎症狀。
“這可能與新冠病毒引起病毒性的神經損傷有關,其實所有病毒都可能會損傷顱內神經,進而影響味蕾神經、嗅覺神經。”盛吉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其接診病例中,的確有患者在新冠肺炎治愈后,嗅覺、味覺功能無法恢復正常的情況,但這並不多見。
“即便是普通感冒,也同樣會出現嗅覺味覺功能喪失,但大部分人都會逐步恢復。”盛吉芳解釋,任何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病毒性腦膜炎,但這需要研究佔比的情況。由於新冠肺炎是新增疾病,所以具體數據還不得而知。因此,盛吉芳認為:“不能完全認定患者嗅覺或味覺退化就是病毒侵害神經系統所致。”
有聲音質疑,患者味覺或嗅覺損傷系新冠肺炎治療手段的“后遺症”。對此,盛吉芳也明確:“並不存在通過治療手段或用藥,引起神經損傷的現象。”
而王貴強也同時提醒,患者不必過多為嗅覺味覺功能退化擔憂:“如果只是新冠肺炎導致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局部的黏膜損傷,那麼在疾病治愈后,大部分患者的嗅覺和味覺功能就能逐步恢復。”
專家:嗅覺味覺退化或補充進新的診療方案
盡管新冠肺炎導致患者嗅覺味覺退化甚至喪失的症狀已經存在,但紅星新聞記者在查詢最新版(第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時發現,在臨床症狀的表述中,並沒有提及嗅覺味覺功能喪失。
上述診療方案在有關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上明確:除了包括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具有上述新冠病毒肺炎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即便是在醫學觀察期的臨床表現,也隻有乏力伴胃腸不適、乏力伴發熱等情況。
那麼該現象存在,相應診療方案是否也會隨之進行調整?對此,王貴強認為:“如果診療方案會繼續更新,那麼患者出現嗅覺和味覺功能退化,很可能將被寫入診療方案當中。“
面對眼下患者出現的此類非典型症狀,北京的防控工作應當如何開展?前不久,北京地壇醫院專家醫務處處長馬剡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建議:在平時的發熱門診、急診,都可能發現感染者。現在北京要求對發熱患者進行“1+3”的篩查、對門診進行嚴格管理、要求醫院推行非急診全面預約,就是為了防止造成感染。
盛吉芳表示,眼下大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還是以呼吸道感染為主,類似嗅覺味覺的退化,在普遍的確診患者中並不多見,所以眼下的防控手段已較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