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推進產業強市 打造產業地標構筑新高峰

2020年08月03日14:38  來源:無錫新傳媒
 
原標題:打造地標,構筑產業新高峰

2020年,一個特殊的年份。人們在見証歷史的同時也見証了無錫經濟巨大的韌性和潛力。多重矛盾疊加之下,上半年無錫經濟實現了從一季度負增長到浮出水面的反轉。

一連串讓人或喜或憂的數據中,依然能夠輕而易舉地發現那些“閃光點”:規上高技術制造業產值逐月走高,上半年產值增長10.1%﹔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28.9%、增速高於去年同期15.6個百分點,質效的增升可見一斑﹔新興產業增勢良好,物聯網、高端軟件、雲計算和大數據、生物產業分別增長12.3%、26.9%、17.08%、10.5%,特別是集成電路產業增長31%。

市場中,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猶如“定星盤”,穩住了無錫的經濟大盤。2020年后半程已然開啟,在市委全會吹響的號角中,全市上下對深入推進產業強市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確立“高”目標、拿出“大”手筆、加快“上”台階,不斷增強無錫產業的創新力、帶動力、輻射力和抗風險能力,打造產業地標,在經濟高質量發展賽道上領跑爭先!

強化集群生態構建

培育更多“航母”和“小巨人”

產業強市,“強”在哪裡?龍頭企業是一個關鍵的觀察指標。盡管近年來我市龍頭企業的隊伍不斷在壯大,但“航母”和“小巨人”缺乏仍是現狀。物聯網領域相關企業超過2000家,在上年度行業百強榜單中我市僅有一家企業進入前20強。

如何推動更多本土優質企業聚焦實業、深入主業、做強專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陳文斌表示,將深入實施《“百企引航”工作方案》《“千企升級”行動計劃》,聚焦聚力、抓實抓細,著力打造一批扎根無錫、引領發展的領航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在優勢產業領域,要繼續加強旗艦項目招引、釋放重大創新平台作用、強化產業集群生態構建。“比如我們要爭取國家大基金對無錫集成電路重大項目的對接扶持﹔圍繞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華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車聯網先導區等重大創新平台,集聚創新要素,整合創新資源,發揮平台公共服務功能,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通過推動物聯網產業集群備戰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全力打造世界級地標性產業集群。”

兩家企業,年納稅佔了全市稅收3.5%,總部企業的能量“爆棚”。今年,我市出台了《無錫市總部企業認定和管理辦法》,全面梳理全市總部企業。這個認定和評選的過程,在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周文棟看來,就是一個引導總部經濟發展的過程。“發展總部經濟一定要結合產業集群”,周文棟認為,總部經濟是產業集群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后,龍頭企業、頭部企業需要向更高層級發展的內生需求。營造總部經濟發展的環境和條件要求比較高,既需要良好的城市基礎設施、金融體系、信息體系等“硬環境”支持,也需要政務、法律、人力資源等服務體系的構建。下一步的工作將圍繞這些要點,構造一批總部經濟的集聚區、服務區。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平台的出現為傳統產業的提檔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無錫作為國內物聯網發展重鎮,已孕育出瀚雲科技等一批本土平台企業。從最底層的數據採集開始做起,瀚雲科技目前已形成工業、農業、能源、教育、園區、協同辦公、區域七大業務領域。據企業高級運營總監孫文荊介紹,在后端應用上,除頭部企業外,大量中小企業仍處於觀望狀態,在垂直領域也尚未形成發展優勢。他認為,平台企業作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核心,當前應該發揮自身的紐帶作用,一方面要打好數字化基礎如設備聯網、實時可視化等,另一方面要主動對接工業企業需求,從小痛點著手再逐步深入,最終實現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集聚創新資源

為動能轉換提供更強勁引擎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面向未來的發展,無錫要打造更加強勁的創新引擎,加快消除科技創新和產業地位之間的“落差”,全會的導向更為鮮明。

經過前期的醞釀、准備,創新驅動方面的系列重磅舉措將在下半年陸續推出,比如重大創新平台、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等,其中太湖灣科創帶將是光芒閃耀的產業新地標。沿太湖集聚了全市90%的省部級科研院所、60%的科技公共服務平台、70%的高層次人才,在此區域無錫將劃出473平方公裡,以“一核十園多點”為框架,建設創新發展的“黃金岸線”。市科技局局長孫海東表示,這是一項著眼長遠的戰略部署,從生態、人才、研發、金融、體制機制等各方面都作了謀劃,未來不僅是無錫科技創新的“四梁八柱”,更將對接長三角科技資源,打造出在國內具有獨特地位的環太湖科技圈。

什麼是高新區?高在哪裡?新在何處?江陰市委常委、江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興華認為,“高新區,應該是高水平、新技術的集聚。”聚焦“創新”內核,江陰高新區做了三件事。圍繞主導產業搭建創新平台,分別與東北大學、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建成金屬材料創新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三大創新平台﹔圍繞主導產業集聚創新資源,合作共建上海、深圳兩個異地科創孵化器,開創無錫“科創飛地”之先河﹔圍繞主導產業培養創新主體,開展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行業競爭力的同時,不斷引領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陣地,科技型園區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新舊動能轉換能力。對標劍橋創新中心等國際先進園區,中國物聯網國際創新園運行十年已躋身亞洲最佳孵化器。園區負責人介紹,提高科技產出,園區致力於構建兩個生態圈。在招引培育企業上,圍繞傳感器和智能硬件系統的核心開展產業鏈延伸性招引﹔著眼於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差異化的創新創業服務,在高水平研發設施、共享服務平台等方面,以“管家”式服務幫助入園企業成果轉化。目標是到2022年,力爭成為百億元以上產值規模、百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國家級物聯網示范園區。

“無難事、悉心辦”

讓營商環境成為發展的最好資源

最優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最好資源,尤其是經濟“逆行”階段,更是營商環境接受考驗的關鍵期。上半年,我市出台惠企20條、服務業紓困10條等舉措,降低稅費146.28億元、新增優惠貸款132.31億元,兌現市級產業扶持資金32.28億元,共克時艱之意讓企業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市投資、出口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商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頻頻深入企業一線了解困難與需求,為136家外資企業的1700名外籍人員申請辦理來華商務簽証邀請函、為93家重點企業代付保費1051萬元、啟動服務業紓困政策申報……“職能部門,服務企業是天職。”市商務局局長汪行說,下半年將進一步優化對企業的政策支持服務,鼓勵跨國公司將更多的國際產能和訂單放到無錫,拓展新興市場,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多渠道支持企業搶訂單、穩市場。外資方面,將加強對外資企業的全方位服務,打造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同時進一步強化重大項目招商開拓,力爭更多的好項目、優項目落戶我市。

打響“無難事、悉心辦”城市品牌,營商環境建設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而營商環境好不好,是要由企業來感受的。什麼是企業家期盼的營商環境?宜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東良認為:不再需要擔心政策調整是否會影響企業經營和發展決策,可一心一意、聚精會神謀劃發展。“要想服務更有效果,一定不僅僅靠服務的態度,還要靠改革來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周文棟介紹,下階段的提優焦點,是實現這些領域的“突破”:打破部門壁壘、改造優化流程,在“一網通辦”上實現突破﹔對標找差,繼續在短板、弱項上求突破﹔更多地通過一些政策、制度性的鞏固,讓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一個穩定的機制,加強和保護市場主體,調動其積極性和認同感。(本報記者)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