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海事局:文明創建 凝聚高質量發展力量

2020年08月25日15:43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腹地,有一座文明而現代化的口岸——張家港港,港口470多條航線連通著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3個港口,擁有全國內河首座2億噸口岸、長江沿線外貿第一大口岸等眾多閃耀的光環。

在張家港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張家港海事局成為“張家港精神”的實踐者,堅持創新爭先、執法為民,為港口和航運經濟催生了力量。

以文明創建激發發展動力

張家港海事局源於1981年5月成立的交通部長江航政局張家港航政站,1987年更名為交通部張家港港航監督局,2000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張家港海事局。

自成立以來,張家港海事局積極傳承“張家港精神”,憑借“團結拼搏”的士氣、“負重奮進”的志氣、“自加壓力”的勇氣、“敢於爭先”的銳氣主動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口岸建設,將文明創建變成不斷探索、堅忍不拔的前進動力。

面對轄區的復雜環境,張家港海事局緊抓服務航運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條主線,創出了一個又一個“敢為人先”的海事文明:全國第一個實施船舶報港制,第一個開展“文明平安暢通”航段創建,第一個建成水上工業電視監控系統,在海事系統第一個榮獲“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在江蘇口岸單位中第一個獲評省級文明單位……

張家港海事局連續33年獲評江蘇省文明單位,文明創建成為該局干部職工的行動自覺。

以文明創建增強發展活力

薪火代代相傳,奮斗生生不息。“十三五”以來,張家港海事局又一次自加壓力,把弘揚張家港精神、江蘇海事精神有機結合,將文明創建納入局五年發展規劃,不斷取得突破和提升。

張家港海事局堅持以創建促安全、優服務、育文化、樹新風。面對年27萬艘次進出港船舶、100萬余艘次過境船舶、1500萬噸散裝危化品運輸量和600萬人次渡運量的監管壓力,貫徹長江大保護要求,率先落實船舶防治污染“江蘇模式”,保護水域環境清潔。深入開展開展“安全綠色便利”港口創建和“安全綠色暢通”文明航區創建,成立“港口共同體”黨建聯盟、“暢通福姜沙”黨建聯盟等六大黨建聯盟,打造港區綜合調度協調中心,水上安全形勢不斷刷新歷史最好記錄。

張家港海事局還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投入運行政務服務無人值守站,打造“便利1+e”政務品牌,政務網上辦理率100%,全局政風社會滿意度連年95%以上,連續8年獲得張家港市服務地方獎。參與“潔美港城”、“同創共建”、“路小青”等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建有“同舟志願服務隊”,開展“學雷鋒百船義診”、“保護母親河”等志願服務。

以文明創建凝聚發展合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張家港海事局助力脫貧攻堅,先后開展“援疆”幫扶,與泗洪縣陳大庄村、泗陽縣大樓社區進行 “城鄉結對、文明共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張家港海事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以“三化”建設為統領,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突出“智慧海事”應用,強化裝備設施建設,完善監管站點布局,為江蘇海事 “二次飛躍”和張家港海事現代化強局建設提供支持保障。

風雨兼程,歲月如歌。新的歷史時期,張家港海事局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大江奔涌的黃金水道中,乘風破浪,奔向未來。(陳超)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