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油坊橋:寧漂的聚居地 城市的中轉站

2020年09月14日07:3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油坊橋,南京的“天通苑”

活力滿滿的油坊橋。趙亞玲攝

油坊橋地鐵站出站口。

油坊橋周邊商業配套。

每天清晨,黑壓壓的人群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地鐵站。到了晚上,又如同潮水一般退去……這是北京五環外昌平區天通苑每天的“作息表”。對於70萬北漂來說,這個號稱“亞洲最大社區”的廉租房片區,是他們在北京的“第一個家”,也是“夢開始的地方”。

南京也有著天通苑一樣的地方——河西南繞城公路邊的油坊橋地區。在這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的片區,數十棟30多層以上的高樓密密匝匝,常住人口40萬人,多半是新就業大學生租客和外來務工人員。

油坊橋過去是南京城郊接合部,10多年前安置河西拆遷辟為保障房片區,以中和路為界線,向南是拆遷安置房扎堆的油坊橋,向北是高檔小區密布的河西南片區。穿行在馬路兩側,不僅能見証城市的斑駁變遷,也能領略城市的多面精彩。

租住油坊橋,滿滿“煙火氣”

9月11日傍晚6點多,初秋的夕陽還有些刺眼,25歲的萬濤背著雙肩包從地鐵2號線油坊橋站走出。出站口,一群摩的師傅大聲吆喝“搶客”。迎面,是花花綠綠的租房信息牆,隻要一駐足,一旁的中介立馬湊過來問:“要租房嗎?”

這樣的場景萬濤已見怪不怪。他住在蓮花新城北苑小區一片30層高的樓群中。今年6月,萬濤剛從黑龍江大學碩士畢業,在南京小行地鐵站從事車輛維修,與兩位同事合租一套房子,月租金3500元。租住油坊橋,是因為這裡地處2號線終點站,換乘10號線到上班地點隻有4站,租金比市區又便宜。更讓他滿意的是,周邊配套齊全,餐飲店、小酒吧、超市、快遞點甚至裁縫鋪、干洗店,應有盡有。

在油坊橋片區,像萬濤這樣的“寧漂”數量眾多。吸引“萬濤們”奔來此處的原因無他:靠近地鐵、房租便宜且生活便利。坐地鐵從油坊橋始發,新街口、仙林、南京南站,哪都能到。此外還有多條公交線穿行而過。

房屋中介告訴記者,雖然油坊橋片區主要是安置房源,但不愁租,三居室每月租金都在3000元以上,單間也要一兩千元,首創立方、鉑悅公寓等30多平方米的單室套月租金在2500元左右。租客主要是在河西、南京南站等區域上班的員工和剛畢業的大學生。

每當夜幕降臨,油坊橋便熱鬧起來,成千上萬的“寧漂”或乘地鐵、或乘公交、或騎共享單車,回到油坊橋“臨時的家”。晚7點,清荷北園門口的好鄰裡生活街區座無虛席,奚記椒麻雞窗口也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夫妻二人一個忙著點單收銀打包,一個做飯。他們是安徽阜陽人,今年4月剛盤下店面。老板娘說,店裡晚上7點-10點食客最多,尤以年輕人為主,“沒想到生意這麼好,有的食材中午就賣完了。”

蓮花新城北苑盼盼果園老板許梅2014年來到小區盤下店面,70多平方米店面,年租金達17萬元。“做生意靠的是人氣,這裡人流量大,雖然租金貴,生意卻比在河西商品房小區好。”

“住在油坊橋,滿滿的生活味。”萬濤說,每次晚上出來吃飯,煙火味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他感覺很親切。簡單吃個飯,肯德基、漢堡王、回味、蘇客、楊國福等中外快餐店滿街都是﹔逛街買東西,周邊有天邁廣場、游坊城、旺角廣場、富力城百貨市場等“綜合體”﹔此外還有蓮花北苑菜場、好鄰裡等菜場。

習慣了熙攘,眺望到繁華

大學畢業后,劉磊辭別仙林大學城,從2號線起點坐到終點,橫穿整個南京城來到油坊橋,出了地鐵站,抬頭幾十棟30多層的高樓,宛如一片水泥森林。“如果住得高,夜晚可以看到河西南大樓頂的燈帶閃爍,可推開窗又是震耳的廣場舞音樂,仿佛立馬回到賈樟柯電影鏡頭中的縣城裡。”

對油坊橋的“寧漂”們來說,繁華的城市就隔著一兩節地鐵站的距離。“這是我們落腳的地方,不會一直住這兒。”劉磊告訴記者,住在油坊橋,電梯裡遇到滿懷欣喜搬進來的人和收拾行囊搬出去的人,幾率一樣大。

劉磊說,南京的油坊橋就像是東京的三茶。三茶是日本年輕人來東京工作的第一站,房租不超過工資的1/3,有著非常多又便宜的小店,但隨著收入增加、更換工作、結婚生子,這些年輕人可能回到家鄉,可能搬去更高檔次的公寓、更好的學區,卻少有人願意永遠停留在這裡。

南京和興房地產經紀公司是最早一批落戶油坊橋的中介之一,工作10年的店長趙世友說,油坊橋房源量大,有將近4萬套,當時拆遷,一般家庭分到3套,除了自住,多余的房子用來出租,往年畢業季他辦理租住的有1000多人。“這裡優點是人多,缺點也是人多,每天有人走有人來,為了住在主城區來買房的有,條件好了賣房換新的也有。”

眼下,租客和住戶在清荷北園佔比是2:1,在蓮花北苑是各佔一半。盡管每年如同候鳥遷徙般的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給這裡住戶帶來了持續的租金收入,但人多了,管理的難度自然增加。

“蓮花北苑共28棟樓,算上鉑悅公寓在內蓮花北苑片區共計2萬多人,社區內和周邊有近400家商戶。一棟樓就相當於一個小區,而且這裡流動人口多,基本上是一個開放式的小區。” 蓮花北苑社區居委會主任周婷說,為了讓年輕人安心居住,社區每年組織專場招聘會,並組建物業、網格員、樓棟長以及志願者,一同協助管理,“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在南京打拼不容易,希望能給他們營造一個溫暖安心的家。”

城市“中轉站”,期盼多布設

每天,有近200趟地鐵從油坊橋發車,早晚高峰每節車廂都塞得滿滿的。租客們許多騎共享單車去地鐵站,沙洲街道城管科施鵬做過統計,為調劑單車分布,每天科室值班的同事人均要來回搬共享單車800次左右,“都不要花錢去健身房,每天搬車大臂肌肉比健身房裡練得好。”

和天通苑一樣,油坊橋也是一座“睡城”,白天小區人很少。盡管還有這樣那樣的局限,但在周婷看來,南京作為特大城市,要吸納年輕人加盟,需要油坊橋這樣的“中轉站”和“落腳地”。

“2016年我剛來油坊橋工作,人還沒有現在這麼多。”周婷回憶說,當時除了坐2號線,人們外出很不方便,“這兩年,地鐵S3號線來了,新增7條公交線路從油坊橋經過,人氣也跟著旺起來了,很多新街口的白領也住這兒。”

“這裡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城中村’了,現在住在這裡的,大多是剛剛畢業的學生,素質高,這裡是他們的‘畢業第一站’。”清荷北園社區黨支部書記丁永健介紹,清荷北園4680戶居民中,常住人口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基本都是在附近上班的年輕人。

像油坊橋這樣,南京不少過去的城郊接合部,都加大了拆遷改造力度。“寧漂”們的集聚地,外地畢業生租房的地方,始終繞不開“橋”字,板橋、鐵心橋、邁皋橋、橋北,但聚集度都不如油坊橋。網友們戲謔地說,板橋居民“進城”,要坐半小時公交到油坊橋﹔ 3號線上的橋北,去新街口還要轉2號線﹔發展最早的1號線終點邁皋橋,周邊設施也不如油坊橋便捷。

油坊橋的高人氣源於超高的“性價比”。除了交通便利、生活味濃,高端配套也不少,去年底,河西旺角廣場落戶油坊橋,更帶來了河西南首家盒馬鮮生,油坊橋片區成了眾人追捧的“盒區房”。

“所以說,城市需要油坊橋這樣的地方,交通方便配套好,有吃有喝還能玩。”南京知名房產媒體人馬樂樂說,隨著城市“舊改”力度加大,過去年輕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租住的城中村、舊小區紛紛被拆遷,南京為此建了四大保障房片區,這對城市更新、品質提升是一件好事,也是城市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但由於許多保障房片區選址較遠,交通不便加之配套還不全,很難吸引“寧漂”們租住。

專家認為,建設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城市,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外來務工人員加盟。在沒有成家之前,年輕人習慣聚居、喜歡熱鬧,迫切希望融入城市,不願意被城市“疏離”,可剛工作財力又不足以買房置業,因而建設更多的“油坊橋片區”,作為他們進入城市的“第一站”,和融入城市的“接力站”“加油站”,變得十分必要。

所幸城市已關注到這一點。南京不僅對年輕大學生以房租補貼,還加大銜接保障房片區的軌交建設力度,安置房眾多的丁家庄、麒麟片區,都已開建地鐵和城軌,同時完善教育、醫療和商業的配套。其中連接丁家庄、麒麟街道的地鐵7號線、寧句線預計2021年通車,如此不但方便居民生活,也將集聚為南京一個個活力滿滿的“油坊橋”。(丁茜茜 沈佳暄 顏 穎 付 奇)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