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京10月12日電 (馬曉波)《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11月起實施,南京將正式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10月12日,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召開全市黨政機關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會上介紹了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有關情況。據了解,截至目前,南京已有174小區實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8000多個單位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方面,下一步將開工建設開工建設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棲霞餐廚廠等一批處理設施。
會上,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王競宇介紹了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有關情況。據了解,今年4月起,南京分別選取了物管、自管、托管三類64個小區,機關、學校、醫院、商務辦公樓、物流電商企業、餐飲企業、賓館酒店七類101個單位開展先行先試,小區主要試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單位主要試源頭減量、建立垃圾分類責任制度。實施“撤桶並點”后,過去長期困擾居民的垃圾桶蚊蠅滋生、異味擾民等問題得到解決,小區顏值更高、環境更美﹔通過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和源頭減量,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出量明顯增加,其他垃圾量有所減少﹔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
截至目前,在前端投放方面,已有174小區實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8000多個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在中端收運方面,投運大中型轉運站5座、垃圾分類回收中心12個、回收站120個﹔分類收運車2704輛,並按規范涂裝垃圾分類標識,實行“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的分類收運。在末端處置方面,投運江南、江北、高淳三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六合,溧水,高淳餐廚垃圾處理廠以及一批分散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垃圾分類,提高居民分類意識是重點也是難點。下一步南京將完成2萬名以上志願者招募及培訓工作。開展《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普法宣傳活動,向市民發放宣傳冊,組織知識競賽,制作播放宣傳短視頻。制作系列公益宣傳片、專題海報,在全市戶外大屏、分眾視頻、地鐵公交等多平台投放展播。開展“是誰領了10萬隻分類隨身杯”、“城市記憶——垃圾分類”攝影展,舉辦垃圾分類模范和最美垃圾分類志願者評比活動,真正實現市民群眾從隨意分到科學分、從強制分到自覺分的轉變。
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平表示,黨政機關作為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風向標”,必須用好用足最后這段時間,為全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順利實施開好頭、作表率。市級機關各單位和各區機關事務部門要明確工作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綠色辦公、宣傳源頭減量,切實掌握分類標准和流程,建立便捷高效的投放模式,形成科學規范的收運機制,著力實現黨政機關垃圾分類長效管理,為進一步擦亮“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顏值和品牌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