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走在保護江豚最前列 長江江蘇段江豚上升至60-70頭

2020年10月26日07:4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保護江豚,江蘇走在全國最前列

“長江鰣魚沒有了,刀魚也越來越少,白鱀豚滅絕了,江豚隻剩下1000多頭,要救救魚、救救水生生態環境了!”10月24日在南京舉行的全國第二屆長江江豚保護日上,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趙依民語調沉重,江豚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長江唯一水生哺乳動物,盡管有江豚保護區,但船隻在保護區大量經過。

“長江的天使”,目前極度瀕危

“江豚是長江旗艦性物種,處在長江水生生物物種頂端,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標志,目前‘極度瀕危’。”長江江豚拯救聯盟主任委員李彥亮說起江豚如數家珍,江豚還是目前在長江中棲息的唯一鯨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有著“天使般的微笑”,深受人們喜愛。

保護江豚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科研、科普落后。在中國,誰都知道大熊貓,但見到江豚的人很少。江豚屬於水生野生動物,生活在長江水域,很多人從來沒有見過。李彥亮1980年代開始在農業部搞水產管理,從來沒見過白鱀豚,普通民眾如何保護?長江江豚拯救聯盟正推動江豚作為物種進海洋館的計劃,讓民眾了解長江,了解水生生物物種,了解它們的生存環境。

“江豚是哺乳動物,從出生到3歲,江豚很容易夭折。”李彥亮說,航道整治把江底復雜的地下地形底岸整得一馬平川,不利於水生生物生長,還有非法挖沙、電毒炸、過度捕撈。小江豚跟媽媽在游,沒有船還好,一個浪打來,船把小江豚跟媽媽分開了,就難以存活。

長江1700種魚類,“一個不能少”

2017年,農業農村部啟動《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牽頭,沿江有關省市漁政管理部門、沿江各豚類保護區、有關科研院所、國際國內相關環保組織和相關熱心企業共同發起成立“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聯盟”,以“拯救長江江豚,留住生命長江”為使命。

為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農業農村部率先實施長江禁捕。“人不再與江豚爭食,魚類少了,江豚沒有吃的,有時就吃一些塑料袋、網繩等,就死掉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秘書長張秋雲說,不僅僅是江豚要保護,長江的水生生物資源,每一種都要保護。長江魚類有1700種,還有其它的貝類、藻類、浮游生物都要保護,在十年禁漁過程中,讓長江水生生物有一個恢復期。

兩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宣傳活動都在江蘇。24日第二屆“長江江豚保護日”活動當天,有關部門、護漁員、漁政執法人員、志願者、科研人員重溫第一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宣傳活動《揚州宣言》,“往事”歷歷在目:善待長江江豚,共守生命長江。水潤江蘇,靈動長江,生態好,則江豚笑。

江豚保護,任重而道遠

“2017年江蘇省級財政撥出專項資金4000萬,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進行調查,這在全國是第一家。”李彥亮說,保護江豚,江蘇走在全國最前列,2003年、2014年我省先后設立了鎮江豚類、南京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全國已建成的9個豚類保護區中,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唯一不通航的保護區。我省還在長江干流設立了5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江蘇深入推進長江干流和保護區漁民退捕,不計成本,力度空前,全省投入逾90億元安排漁民退捕,為長江生態恢復做出了江蘇貢獻。

“南京棲息的長江江豚數量已由不足30頭上升至約50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會長楊光表示,在整個長江江豚數量衰退的背景下,長江南京段棲息江豚數量上升,難能可貴。南京長江江豚的家域面積達80余平方公裡,呈聚集型分布,主要分布在子匯洲與子母洲交匯處、三橋水文碼頭以及潛洲附近。

中國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豚科研團劉凱主任介紹,在去年21天約2000公裡的航行中,南京以上江段江豚考察共計觀察到江豚138次321頭次,長江江蘇段江豚應為60-70頭,南京江豚保護區經過多年建設,長江江面從大勝關到新濟洲估計有四五十頭江豚。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工作人員王世成說,“南京是全國唯一在市區可以看到江豚的城市,三橋大勝關江面寬闊,有兩群固定江豚,每群有六七頭。”

“過去有人認為,設立保護區,會影響保護區經濟發展。事實上,保護工作做好了,經濟、社會得到更好發展,是一個雙贏。南京的江豚保護區建在城市邊上,江豚物種成為城市名片,帶動社會環保,市民更熱愛城市。”李彥亮告訴記者,要留住江豚,還要重視科研。長江江豚存活量已低於大熊貓,長江江豚生態科考估算,長江江豚數量為1012頭,其中,干流約445頭。江豚至少需要50年的保護,才有可能脫離瀕危物種名錄,江豚保護任重而道遠。(丁蔚文)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