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水鄉常州溧陽市東南邊,有一條蜿蜒三百多公裡的彩虹公路,將溧陽的田園、鄉村、景區和茶舍串成線、連成片。這就是近年來大熱網絡的1號旅游公路。公路邊有一個靜謐小村落——洙湯村,這裡也是常州市煙草專賣局的對口幫扶村。
挖掘“紅色寶藏”,搭建革命傳承之路
2014年3月,常州煙草幫扶志願組第一次來到洙湯村。經調研發現,地處茅山革命老區的洙湯村是抗日戰爭時期一處重要戰事據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革命遺址疏於修繕而越發破敗。“當年陳老總還在這祠堂裡指揮打仗哩,現在都荒廢了!”村東頭78歲的村民繆元貴指著一處雜草叢生的破舊老建筑說道。
為傳承革命傳統、發揚紅色精神,常州煙草幫扶志願組與村委多次溝通,協同鎮政府重新修繕了作為老革命舊址的呂氏宗祠和呂鴻聲紀念館。常州煙草志願者們走訪了老村民家,聆聽各方事跡、拍攝老物件、撰寫走訪記錄,收集歷史資料,使這些革命瑰寶重放光彩。
現在,這兩處革命遺址已成為“一號公路”沿線、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一日游線路中的打卡景點。同時,這兩處紅色遺址也成了常州煙草開展黨性教育的第二課堂。近年來,常州煙草多次組織黨員干部、青年員工走進這裡,接受紅色教育的洗禮,實現了黨群教育工作與扶貧幫困相輔相成、融合發展。
打通“毛細血管”,邁上聯通發展之路
由於身處茅山山坳腹地,洙湯村三面環山,交通條件很差,村裡多年來都隻有幾條凹凸不平的老土路,加上年久失修,村民出行成了大麻煩。
“一下雨,家門口就變大泥塘,小點的娃上學都得大人背過去,太受罪了。”面對這一情況,常州煙草幫忙聯絡相關部門,陸續出資修繕了村河北路、史家路及洙湯村中道路。為了保障村裡學生的出行安全,常州煙草又對校車上下車場地及會車點進行了修建,孩子上學的道路安全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經過近三年的時間,常州煙草分批助建完成了全村共11.2公裡的村道建設,原先村裡的泥濘不堪砂石土路全部搖身變成平坦的水泥地,大大改變了洙湯村原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況,給鄉親們出行、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
下好“經濟棋局”,打造創新康庄之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時,如何讓洙湯村能夠走上自我發展之路,成為常州煙草幫扶工作的要點和難點問題。
村裡有一戶特殊的貧困戶范琴妹,丈夫幾年前外出打工意外身亡,留下了孱弱多病的她、年幼的兒子和患重度眼疾的老母親,全家僅靠政府低保和打零工苦苦支撐。從2016年起,范琴妹成為常州煙草的對口幫扶對象。經過多次考察,幫扶志願組與村委發現,引入食用菌種植、開放村民自給自足做出農特色產品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於是,常州煙草主動出資35萬元為包括范琴妹在內的十幾名困難村民送去香菇種植技術、設備和幫扶措施。一框框鮮香營養的香菇送上了“1號公路”,搬上了游客的餐桌。一年下來,范琴妹賺了四五萬元,臉上出現了久違的微笑。
截至目前,常州煙草不僅幫扶了洙湯村參股溧陽市竹簀鎮休閑農業示范園,並從2020年起,以收購食用菌、稻米、油菜籽、蔬菜等農產品,認養農作物等方式繼續推進扶貧工作,持續發展壯大洙湯村集體經濟。在今年防控疫情的情況下,為進一步激活新業態,常州煙草還多次指導村民開展線上直播“帶貨”。此外,常州煙草還出資為洙湯聯圩排澇站建設完善配電線路﹔協同鎮政府為洙湯村修建標准化廠房用於出租,擴大集體經濟﹔投入20萬元,在“1號公路”旁修建了高速標准廣告牌對外出租,為洙湯村帶來每年6萬元的集體經濟效益。
通過近6年來幫扶工程的逐步實施,洙湯村的村集體經濟由原來的每年僅6000元,迅速增長到現在的每年40余萬元,常州煙草對口幫扶的在檔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一道彩虹傍村過,全域風光入畫來。現在的洙湯村,道路整潔,河道清爽,一幅生機勃勃的美好模樣。常州煙草將一如既往地承擔社會責任,豐富脫貧載體,創新脫貧方式,助推洙湯村全力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