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根: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徐州方案

2021年01月02日07:5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徐州方案

“牢記總書記囑托、擔當新時代使命,徐州聚焦‘兩高兩強’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2020年12月29日,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徐州將在推進次發達地區建設現代化上開展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實踐,創造具有徐州特色的現代化形態和共性經驗,努力為全省、全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徐州智慧、徐州方案。

記者: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首次地方視察來到徐州,對徐州發展寄予厚望。3年來,徐州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徐州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哪些成就?

周鐵根:我們系統提出並深入實施“三主”工作思路,即堅持以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以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

過去5年,特別是總書記視察徐州3年來,開創了徐州發展歷史上的重要黃金期,是徐州發展理念變革最深刻的5年,是徐州轉型發展成效最好的5年,是徐州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5年,是徐州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5年,是徐州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5年。

我們堅持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堅決不走以GDP增長論英雄的老路,堅決摒棄以破壞環境、犧牲安全為代價搞發展的做法,堅決告別粗放式發展模式,高質量綜合考核居全省前列,發展指數數值全省第一。深入推進產業、城市、生態、社會“四個轉型”,推動鋼鐵、焦化、水泥、煤電等四大傳統產業優化布局和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分別達42%、47%,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地鐵交通迎來“換乘時代”,高架快速路即將“連接成環”,“米”字形高鐵樞紐雛形初現,國際會議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5626戶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完成。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聯合國人居獎,連續三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四位一體”社會治理模式形成特色,躋身全國第一批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高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殊榮。

記者:下一個5年,徐州將如何落實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怎樣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區域樣板?

周鐵根:我們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定不移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與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一體學習貫徹、一體推動落實,以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區域樣板為戰略統領和實踐載體,緊緊圍繞“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越來越強”的“兩高兩強”奮斗目標,奮力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徐州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絢麗新篇。

我們將矢志不渝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產業轉型支撐,聚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錨定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主攻方向。大力推動傳統優勢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加速壯大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六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全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工業應稅銷售超萬億元。

我們將持續提高城市功能品質,深化區域協同發展,聚力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圍繞建設長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扎實推進國際博覽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軌道交通、高架快速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品質卓越的區域首善之城。加快推進徐菏客專、徐濟、徐棗城際鐵路、徐連運河建設,全面增強中心城市對內對外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努力做到“徐州之於淮海經濟區如同上海之於長江三角洲”。

我們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出更大力度改革,聚力打造現代化動能體系。高水平建設“一城一谷一區一院”四大創新核心區,持續深化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合作對接,著力打造具有創新引領力的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研究編制新一輪營商環境建設行動計劃,接續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放管服”、財稅金融、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我們將深入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聚力創造現代化幸福生活。瞄准“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的目標,積極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大力實施就業優先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拓寬居民增收渠道,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規劃建設徐州大劇院,構建城市“15分鐘文化圈”。加快完善“四位一體”社會善治體系,進一步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全力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劉剛 王岩 陳彤)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