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我區旅游捷報頻傳:洪澤湖古堰國家4A級景區高分通過復核評審﹔白馬湖生態旅游景區創成國家4A級景區﹔洪澤區創成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洪澤湖省級旅游度假區正在等待省政府批復……區委書記張沖林說,生態是洪澤最大的優勢,要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旅游資源,把旅游資源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富民增收引擎,打造長三角地區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規劃再統籌,實行全域布局
多規融合。樹立“全域旅游”意識,注重旅游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強化洪澤湖、白馬湖旅游資源的聯動,促進各鎮(街道)、各景點旅游資源的融合,加快構建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大旅游格局。
部門聯動。成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46家責任單位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促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文件。下一步,將探索成立全域旅游工作委員會,統籌推進全區全域旅游發展各項工作。
供給再優化,筑牢項目支撐
強推龍頭項目。目前,投資50億元的淮安方特項目復興之路主體已竣工,計劃今年7月1日開園。近年來,華強方特集團、藍城集團、中鐵文旅、榮盛康旅等一批大型企業紛至沓來,淮安華強方特、蔣壩彭祖文旅綜合體等一批龍頭項目正在全速推進。三年來國資平台融資30多億元,吸引銀行和社會資本近100億元支持旅游項目實施。
打造美麗鄉村。我區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挖掘美食、休閑、養生、漁文化等特色資源,鋪展了一條富民惠民、鄉村振興的新路子。2020年,全區旅游重點鎮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脫貧率達100%。一批特色小鎮知名度不斷提升,蔣壩鎮入選省河工風情特色小鎮﹔老子山龜山村躋身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新灘村獲評全國最美漁村。洪澤湖大閘蟹節、蔣壩螺螄節、岔河插秧節、西順河牡丹節等特色節慶活動,不僅火了鄉村旅游,還帶動農副產品銷售,推動特色產品產業化發展。
構建全域格局。以“湖、堤、山、泉、寺”為依托,積極構建以“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為主要目標的全域景觀,以洪澤湖古堰觀光帶、寧連路生態農業觀光帶,環洪澤湖旅游圈、白馬湖旅游圈,以及河工風情蔣壩、養生溫泉老子山、漁家風情西順河、味稻小鎮岔河構建的“兩帶·兩圈·四鎮”的全域旅游格局已經形成。
配套再升級,打造服務高地
接待升級。建成開放洪澤湖游客集散中心以及古堰景區、白馬湖景區和老子山、蔣壩游客中心,新建亞朵、品尚、印象洪澤等賓館酒店,旅游接待能力翻了一番。智慧旅游平台、旅游導視系統投入使用。
道路升級。348省道洪澤段建成通車,330省道、420省道加速推進﹔寧淮城際鐵路先導段洪澤境內800米已經開工﹔近三年建成縣級以上旅游道路380多公裡,全域暢通無阻。
環境升級。將水、綠、文等元素注入到全域旅游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帶動旅游基礎配套不斷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提升。洪澤湖、白馬湖全面禁捕退捕,率先完成洪澤湖“兩船”整治年度任務,推動全區關閉、整治污染企業160多家,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水韻洪澤”的靈動氣息充分彰顯。創成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區,全國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群眾安全感連續6年保持96%以上。(龔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