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打造百姓可觀可感“水晶藍”天空

2021年04月15日19:21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圖為東海縣縣城一角。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4月15日,走進江蘇省東海縣和安紫薇園項目建設現場內,諾大的工地上塔吊林立,運送建筑材料的車輛井然有序地出入工地,四周2.5米高的鋼板圍擋將施工現場完整包圍,圍擋上每4米一個的噴淋頭噴出水霧,雖然施工現場一片繁忙,但絲毫不見塵土飛揚的景象。

“每輛進出工地的車輛都要經過這座道閘聯動洗車台,兩側設有感應裝置,車輛駛入后,路閘落下,在經過40秒左右的全面沖洗后,路閘會自動開啟。”該項目負責人吳曉東說,“守護藍天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商混企業是大氣污染防治難啃的“硬骨頭”。今年以來,東海縣嚴格按照“六個百分之百”要求,將車輛沖洗設備、圍擋噴淋、霧炮機、揚塵在線監測等作為商混企業的“必備品”,並進行常態化使用。同時,積極推進揚塵防控標准化管理,對處在基坑開挖、土方外運階段的工地進行差異化重點監督,確保現場落實裸土覆蓋和濕法作業等相應措施到位。“在項目開工前實施安全文明施工條件審查,不合格的堅決不予開工建設。”東海縣住建局局長孫彬介紹,目前,全縣45個在建建筑工地均可通過監管客戶端,隨時查看到建設現場實時畫面和揚塵數據。

打造“水晶藍”,一直是東海縣用實際行動踐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該縣通過邀請江蘇環保集團大氣研究所專家更加精准地掌握縣域內污染物來源,做到精准施策、靶向治理。緊扣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目標,制定出台了全縣大氣“網格式”點位長履職工作圖,統籌做好“治企、控煤、降塵、禁燒”等工作,加強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環境綜合治理。抓好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重點任務,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全力抓好大氣污染管控。同時,以該縣污染防治攻堅戰辦公室為平台,凝聚全縣上下力量,做到“政民企”同攜手,力爭年度PM2.5達到41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8%,聚力守護“福地東海”一方藍天。

在東海經濟開發區車杰鈑噴企業的涂裝車間內,有機廢氣治理設備正高速運轉。公司負責人李忠介紹,年初公司投入150萬元資金建設綠色噴涂項目,對噴涂車間布局、廢氣處理設施等進行了升級改造,這套設備將對涂裝產生的廢氣進行吸附、濃縮、脫附、燃燒等處理,最終排出水和二氧化碳。

既要經濟增長,又要算好持續發展的“生態賬”,這已成為東海縣263家涉氣企業的共識。今年以來,針對前期工業爐窯深度治理進度緩慢,東海縣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立案查處22家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關停對大氣質量影響較大的非法砂石加工生產等“散亂污”企業35家,為748家餐飲場所配齊了油煙淨化裝置,堅決砸掉“污染的生意”。同時,消除散煤使用,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擴大到東海縣所有行政區域,擴大縣城煙花禁放區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要讓藍天白雲好空氣真正成為百姓可觀可感的生態福祉。”東海縣委書記宋波說,“新時代,我們要堅決扛牢鄉村振興的時代重任,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力量。”為此,東海縣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為抓手,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組建了“點位長+網格長+社會巡查員”劃片巡查隊伍,常態化在全縣鄉鎮巡查勸導露天焚燒垃圾秸稈行為﹔實施了“公安+社區”執法模式,對禁燃區燃放煙花行為進行勸導處置﹔科學調度道路洒水和清洗頻次,加密設置道路遠紅外汽車尾氣監測屏﹔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壓降公務車輛使用頻次,降低汽車尾氣排放量﹔向全縣公職人員發出倡議,鼓勵採取綠色低碳方式上下班……

守護“水晶藍”的生態環保鐵軍也一直在努力。“出台了東海縣大氣管控十條措施,並將各相關單位的落實情況納入全縣年度綜合考核。”東海縣生態環境局局長朱代樹說,“我們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不斷鞏固初心和使命,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做好各項工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東海貢獻力量。”(張開虎 周靜)

(責編:張妍、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