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學黨史進萬家 老中青助力紅色傳承

2021年05月21日11:43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圖為學生在學校的紅書閱讀分享角觀看紅色書籍。杜春喜攝

“以前隻知道我們黨大概的歷史,沒有仔細了解過,現在‘大喇叭’裡天天放著各種黨史知識,我都快要聽成‘專家’了。”宿豫區豫新街道九龍花園小區門口,小區保安朱彪笑呵呵地跟身邊人聊著天。保安亭邊上的喇叭裡正播放著黨史知識,播音員低沉有力的聲音響徹小區,不時有路過的群眾放慢腳步,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為紀念黨成立17周年,許多抗日根據地的同志,向參加過‘一大’的毛澤東和董必武詢問大會召開的時間……”一段段感人的事跡、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就這樣“走街串巷”,飄進了大家的耳朵,走進了百姓們的心裡。

“大喇叭”裡聽黨史、紅書屋裡看黨史,紅色教育基地裡學黨史……連日來,宿豫區運用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全區各年齡層人群中掀起一陣又一陣學習熱潮,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和紅色情懷。

紅色文化讓孩子了解黨史

一條長長的黨史長廊,圖文並茂地展示了黨的百年歷程﹔紅書閱讀分享角旁,系著紅領巾的孩子專心致志地閱讀紅色書籍﹔黨史原創作品展區裡,學生們精心制作的文藝作品精彩紛呈……走進宿豫首批紅色校園示范點玉泉山路小學,紅色文化浸潤校園每個角落,“童心向黨、快樂成長”的氛圍濃厚而熱烈。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宿豫區緊扣青少年群體的宣傳教育,把校園作為黨史陣地之一,創新性打造紅色校園示范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校園、根植課堂、延伸家庭。

“我認認真真看完了每一塊展板,感覺非常震撼。”走完長長的黨史長廊,小學生李子明說:“無數先烈拋頭顱洒熱血才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一定努力讀書,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不辜負革命先烈們的付出!”

“童心永向黨”藝術展演、“翰墨頌黨恩”書畫展覽、“永遠跟黨走”誦讀展評”……這個夏天,宿豫區將用紅色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激發學生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的學習熱情,真正讓百年黨史照亮少年兒童的未來。

圖為宿北大戰遺址公園內的紀念碑。趙璐瑤攝

紅色景區讓青年“看見”黨史

五月中旬,石榴花開,來到位於宿豫區來龍鎮的宿北大戰遺址公園,駐足於戰斗紀念碑前,一股澎湃的激情油然而生。

“早就知道這裡有個遺址公園,是為了紀念宿北大戰建的,一直都想來看看。”今年26歲的王雯樂是宿豫區新庄鎮人,恰逢周末,她和幾個朋友來到宿北大戰遺址公園,實地感受那段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隨著時代的變化,紅色景區不再是中老年人懷念往昔的專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來到紅色景區,在游玩中探尋革命歷史,增長知識和見識。“隻有了解到戰火紛飛年代的殘酷,我們才會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走完全程,王雯樂站在紅星閃爍的紀念碑下,表情肅穆端庄,“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銘記過去那段歷史,以革命先輩來作為自己奮斗的榜樣。這是我們青年人的擔當和責任!”離去之前,王雯樂面向紀念碑,深深鞠躬。

圖為宿遷大橋下的運河書場,宿豫區文化志願者正在表演蘇北琴書。朱伏剛攝

“運河書場”讓老人“聽見”黨史

“樹有根,水有源,讓咱們回到1921年……”5月17日下午,在宿遷大橋下的運河書場,宿豫區文化志願者正在為群眾表演蘇北琴書《中國共產黨誕生百年頌》,富有本土特色的蘇北琴書,讓現場群眾看得津津有味,不時起身鼓掌喝彩。

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讓老年群體對黨史學習有更深入的了解,宿豫區文化館自2021年4月起開設“運河書場”,運用大鼓、琴書、快板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生動形象的將黨史演繹出來,讓黨史學習教育更貼近實際、更容易為老年人所接受。

“每周一下午我都會到運河邊來。”今年已經74歲的李元德大爺是“運河書場”的忠實觀眾,書場每周一下午一點半開始表演,他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到,“最喜歡聽蘇北琴書。最近琴書唱的是咱們共產黨過去的歷史,我一聽啊,就想起以前發生的事情,共產黨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

“學習黨史,就要從黨的歷史中找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宿豫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各年齡層中流傳下去,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深入群眾、深入人心。(趙璐瑤 王景)

(責編:張妍、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