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六月的泗洪,風景正美。剛收完麥子的農戶正忙著播種水稻,養殖戶也忙著收獲小龍蝦,隨處可見豐收的喜悅。遠處望去,干淨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村庄,波光粼粼的河湖,一片片綠意盎然,讓人流連忘返。
大湖濕地,水韻泗洪。這是泗洪這座城市的名片,也是泗洪最美的寫照。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打造美麗宜居村庄,泗洪縣先后開展了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廁所革命”、“百河千渠”環境整治連通工程、村庄清潔行動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一批又一批蕭條村庄蝶變美麗田園鄉村,重新煥發生機。
金鎖鎮位於泗洪縣北部,自然村庄數量多、基礎差,長期以來都是環境薄弱鄉鎮代表之一,為改善落后狀況,金鎖鎮廣泛調研,創新思路,以“六小工程”(小籬笆、小垃圾分類點、小公廁、小太陽能燈、小堆場、小林地)為抓手,開創一條有地方特色的路徑,如金鎖居小圩庄,以提升村庄“五改善”水平為目標,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高度融合的公共空間治理典范,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
石集鄉是泗洪縣率先開展“三集中”的鄉鎮之一,也正是因為開展得早,部分老舊小區環境衛生差、基礎設施薄弱,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此,石集鄉以當前開展的“三生”公共空間融合治理為契機,廣泛征求民意,結合當地文化,發動能人巧匠參與,打造了以紅石文化元素為特色的美麗村庄,老舊小區通過改造舊貌換新顏。
天崗湖鄉西馬庄是泗洪縣西南崗片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庄,集體經濟收入不高,人口老齡化嚴重,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低。天崗湖鄉以“根”文化和水資源為載體,打造“三區三點、一線多園(生態修復區、原鄉居民區、原鄉記憶體驗區﹔大榆樹下有人家、原鄉民宿、原木健身體驗)”的空間結構,發展鄉村旅游業,村庄面貌煥然一新,成為西馬庄村民的“夢裡故鄉”。
在泗洪,像小圩庄、柳山新村、西馬庄這樣的村庄還有很多,這些村庄的變化都是大力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下一步,泗洪將繼續按照“三優先”工作法,扎實推進鄉村“三生”公共空間融合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更多的村庄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奮力前行。(蔡倩蕊 張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