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溧水賽場智能監控室。李四攝
6月23日,首屆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江蘇賽區)在南京溧水開發區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開賽,作為南京創新周期間的一項重點活動賽事,該活動旨在更好地發掘優質智能交通產品和技術,給企業、研究機構、金融機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測試賽上,一款新能源無人駕駛小型公交車亮相,該車長4.5米,高2.65米,寬2米,一次可以容納8個人。在25公裡/小時的時速下,體感平穩,通行順暢。車上裝了3個激光雷達,3個攝像頭,通過遙感技術,讓車子實現全方位採集、識別行車路線的功能,而超聲波雷達則可以用來近距離檢測障礙物。據悉,預計今年7月,這款無人駕駛公交車就會投放使用,穿梭在溧水的地鐵和機場沿線,屆時市民可以感受到無人駕駛的便利。
比賽現場,不少參賽隊伍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賽在國內並不多見,“符合要求的賽道,不是哪裡都有的,賽事也需要通信、交通管理等一系列保障,如果不是政府搭台,企業之間很難廣泛交流,切磋技藝。”一名參賽者說。
溧水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李四攝
首屆全國智能駕駛測試賽緣何能落地溧水?這與當地多年來的謀劃布局有關。據了解,早在2013年,溧水區委區政府就明確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全區第一產業予以培育,在溧水開發區規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目前溧水開發區已雲集比亞迪、金龍、長安、恆天等6家整車制造企業,上下游相關產業鏈企業約100家,基本形成了從整車制造到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覆蓋上下游產業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系統,已成為全省最大和全國知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現在,溧水開發區又全面瞄准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的廣闊藍海,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條。
據介紹,溧水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總長8.5公裡,覆蓋5G通信網絡、北斗差分定位、C-V2X車路協同、微環境氣象、半封閉測試環境等基礎設備設施,並已引入專業團隊成立運營公司,建立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與評價體系,持續為測試主體提供運行安全、行業應用、特殊交通環境等豐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測試及研發測試服務。目前測試道上已部署包括事故多發路段、限速預警、闖紅燈預警、綠波車速引導,超速、逆行車輛提醒,氣象信息,行人橫穿,道路異物提醒等22項車路協同測試場景,實現車輛上路實測,全功能示范。此外,測試道路側還建設交通情報板、V2X信號機、電子交通標志、智能站台等設備,引導企業加裝車載設備、安裝高精度定位設備,可在部分路口試點實現特種車輛優先等特殊場景,開展技術驗証和效果評估等,未來還將推廣至公交車優先場景。
夏雲走訪轄區內新能源企業。李四攝
溧水區委常委、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夏雲表示,政府斥資千萬打造智能測試路,就是為了促進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智能網聯車聯研發測試,對場地環境要求很高,政府出錢做工程建道路,給當地企業研發做服務配套,能降低他們的研發成本,也能促進產業跨界融合,引育智能網聯企業落地。”他表示,溧水經開區將在智能商用車、汽車執行控制部件、車載軟件算法、車載終端研發等領域完成產業布局,加大產業優勢,提升產業生態鏈質量,豐富終端市場“科技供給”,全力構建產業生態開放格局,為引領全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作出示范性探索。
為了切實保障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和轄區內新能源企業穩健發展,溧水經開區做了一系列政務服務創新舉措。比如設立分管領導聯系點,由“企業找領導“變成“領導找企業”,分管領導每人直接對接6到8家企業,每個月須走訪一遍,了解企業狀況,協調企業在經營種出現的問題,做到“主動服務,解決問題”。此外,還定期舉辦產業鏈活動,發布相關優惠政策,組織供需洽談,根據落地企業要求,面向全國定向邀約領域專家、產業鏈企業參會,以便豐富產業鏈,獲取行業新動向等。
夏雲說,智能交通是新一代智能基礎設施的典型代表,涵蓋了人工智能、5G、邊緣計算、自動駕駛、智慧出行服務等多個落地場景,將切實有效提升人們日常出行以及物流運輸的安全和效率,實現零交通事故、無擁堵順暢出行。溧水經開區發力智能交通,也是為了做到切實惠民。(周西寧 羅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