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后,江蘇各地是如何“響應”的?
從探索“七步工作法”,發動基層社區開展聯防聯控,到組建農貿市場應急隊,為群眾提供電話訂購保障物資所需﹔從開辟綠色通道,加快防控疫情產品上市,到出台專門意見,對醫療廢物進行針對性處置監管……連日來,江蘇省及設區市先后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創新舉措,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關口前移 發動基層社區聯防聯控
“26日所購物品:蘋果3斤、雞蛋3斤、豬手2斤、西紅柿3斤、白菜1棵、菠菜1斤、蒜頭1斤、大娘水餃韭菜餡2袋、真空包裝燒麥或饅頭1袋、桶裝牛奶2桶……”26日上午九點一刻,南京市建鄴區北圩路社區辦公室的電話鈴響了,居委會主任黃文俊拿起電話,原來是社區裡一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打來的。黃文俊一邊接聽,一邊在筆記本上逐條記錄下採購清單,“今天的需求還蠻多的,我們馬上就安排人去買。”
從1月20日至今,黃文俊和其他社工、志願者們一直忙碌在一線。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建鄴區“關口前移”,針對目前尚未確診、並無疑似症狀的密切接觸人群,探索實施“鄰裡守望、居家觀察”七步工作法,整合基層網格和專業力量形成基層聯防聯控,實現無縫銜接。黃文俊每天會給接受居家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打電話聊天,了解其情緒狀態和生活需求﹔再由醫務人員每天兩次上門測量記錄體溫,交接生活用品。
所謂七步工作法,是確定發熱人員密切接觸者,迅速成立街道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疾控中心參加的“三包一”服務小組﹔小組成員緊盯密切接觸者開展居家醫學觀察,由社區工作人員保障其必要的生活需求﹔在密切接觸者所居住小區加強宣傳和網格巡查,發動小區居民志願者開展聯防聯控和相互觀察排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每天上門掌握密切接觸者健康狀況,社區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其保持聯系,了解當天生活必需品需求,由志願者採購並安排醫務人員轉交﹔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由街道PCO消毒后,交城管局專車運輸處理﹔當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等症狀,“三包一”小組及時上報區指揮部辦公室進行採樣,並聯系市指揮部,用專用救護車將發熱人員轉運至定點醫院﹔密切接觸者如未出現呼吸道症狀,期滿后解除居家醫學觀察,並及時公布。
南京市鼓樓區同樣加大了對近期有武漢出入史的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管控力度,由街道分管領導、街道干部、社工、社區民警、醫療衛生人員組成“五包一”工作小組。除夕當晚,寧海路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在排查武漢來寧人員時接到反映,有一戶居民最近剛從武漢返回。經上門核實,該戶四名人員1月22日從武漢自駕返回南京,即對這戶情況登記上報,發放了宣傳單和溫度計,要求四人全部按照疫情管控要求實行14天隔離。為了減輕武漢來寧居民的恐慌心理和抵觸情緒,社區人員還特意帶上福字年畫上門。
揚州市也通過多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市民配合警務人員、衛生疾控人員和社區人員入戶排查。邗江區錦苑小區啟動了“封閉式管理”,所有進出口訪客、快遞人員、外賣人員等外來人員一律禁止進入小區,小區在東門設臨時外賣、快遞存放點,進入訪客必須出示身份証實名登記並測量體溫正常后方可由業主帶入。
針對施策 解決群眾日常生活所需
大年初二(1月26日)下午3點,徐州市泉山區永安辦事處安監企業群裡發了一條新消息:“辦事處組織了一批消毒液,免費派發給轄區內的企業。現在正組織車輛運輸,回來后分發給大家,請耐心等待。”培訓機構負責人孟先生看到后馬上“點贊”:“我們正想全面消毒,到處買不到消毒液,沒想到辦事處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太暖心了!”
傍晚5點多,孟先生趕到辦事處,看到工作人員正冒著大雪搬運消毒液,登記后領到了兩桶。“這都是原液,兌上水之后在房間內噴洒,還可以拖地。”辦事處工作人員反復叮囑,“使用時注意安全啊!”據了解,1月26日,永安辦事處共組織了1000公斤消毒液,“由於數量有限,我們優先提供給養老機構、幼兒園、培訓機構,照顧一老一小。后續,我們還會積極想辦法!”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才安民心。1月27日起,由徐州市泉山區市場工作人員和商戶聯合成立的西苑農貿市場應急隊正式開始配送。上午9點45分,訂購電話響起,居住在當地豪紳嘉苑的孫先生通過電話訂購5斤土豆、5斤蘿卜和雞蛋等。應急隊迅速行動,採買,打包,配送上門,整個過程僅用時30分鐘,孫先生滿意地說:“市場給送菜,在家更安心了。”孫先生的鄰居當即也通過電話訂購了蔬菜。
為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江蘇各地發布了中小學、幼兒園延期開學通知。揚州市各中小學正對近期學生及家庭成員是否去過湖北進行統計,並在家長群中進行疫情防護宣傳,要求學生不離家。與此同時,暫停所有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培訓服務,延期開學期間,指定班主任和專任教師通過電話、網絡等各種方式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指導學生安排好在家的學習和生活。
針對餐飲管理方面,揚州市明確要求餐飲服務經營單位確需接待零星散客的,應對顧客進行問詢提醒,進行體溫監測,盡量安排在空間較大的場所分批就餐並注意控制人員密度﹔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應保持餐飲經營場所空氣流通,每餐后開展餐飲經營場所日常清潔消毒。同時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暫停任何形式的集體聚餐活動,對違規組織群體性聚餐活動的舉辦者、承辦者等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據《傳染病防治法》有關法律法規依法查處。
綠色審批 加快防控疫情產品上市
記者從江蘇省藥監局獲悉,鑒於目前防疫需求,該局開辟綠色通道批准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醫療器械——隔離艙的注冊申請。該隔離艙適用於疑似或確定為呼吸道傳染病員的隔離運送,能有效降低健康公眾的感染幾率,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目前市場上該類產品較少,加快其上市對防控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積極意義。
1月25日,江蘇省藥監局蘇州檢查分局2名工作人員趕往蘇州健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對該單位受托生產行為進行現場體系考核檢查,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前提下當即開啟綠色審批通道。在當天的檢查過后,50余名身著消毒服的工人便第一時間在生產線前趕制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用品。
據了解,自2019年12月27日受理隔離艙產品的注冊申請后,江蘇省藥監局即集中人員力量,組織相關處室和單位加班加點,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隔離艙的審評審批。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個參照《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附件批准的醫療器械。
“特殊時期要講政治,我們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時刻謹記依法依規。針對防控疫情的相關產品審批及生產檢查,我們已經對后續監管提出了要求,節后會就相關部門協調補齊手續。”江蘇省藥品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越表示。
妥善處置 加強醫療廢物處置監管
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也是重要一環。1月23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出台《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有關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的應急准備工作。
正月初一,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領導帶領有關處室及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來到南京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檢查相關工作落實情況。該廳副廳長方斌斌表示,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及醫廢處置單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優先收運和及時處置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要制定和完善肺炎疫情下醫療廢物處置方案,處置單位應按日向所在地生態環境部門上報醫療廢物處置情況。
其次,要加強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強化相關物資儲備。同時,處置單位要做好應對肺炎疫情下醫療廢物成分變化(如因消毒帶來含氯量增加等)后的設施運行准備工作,確保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正常,穩定達標排放。此外,處置單位要根據疫情相應增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的收集頻次,使用固定專用車輛運送肺炎疫情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不與其他醫療廢物混裝、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