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建鄴區兆園社區,機關干部和物業人員一起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
為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南苑駐點臨時黨支部成立,黨員涵蓋下派至街道社區的全體機關黨員干部。
隨著返程高峰的臨近,基層防疫工作也愈加繁重。但另一個現實是,面對面廣量大的小區、群眾,社區工作人員卻相當緊缺。在南京市建鄴區北圩路社區共有17名工作人員,4858戶居民,其中居家觀察戶7戶。除了挨家挨戶排查是否有湖北籍歸寧人員,每天還要了解居家觀察戶需求,為他們採購生活物資。從除夕開始,社區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點以后。
“他們來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各小區門崗全部守起來了!”建鄴區莫愁湖街道北圩路社區何思偉口中的“他們”,是建鄴區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思根帶隊的10名機關干部組成的支援小組。10名機關干部到崗后分頭行動,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進行上門走訪,並分頭對13個小區出入口進行核查。
為支援基層社區防疫工作,1月31日下午,建鄴區委常委會決定在前期已有部分機關干部投入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再抽調機關干部支援社區防疫工作。2月1日下午2點,全區486名機關干部在63個社區(籌備組)集結,全部聽從社區黨組織書記安排。按照《建鄴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方案(暫行)》(下簡稱“《方案》”)要求,區管領導干部要以上率下,發揮模范作用,服從所支援社區黨組織書記的領導,不計較職位高低,放下身段,帶好隊伍,抓好工作,切實發揮機關干部在防疫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機關干部去社區干些啥?根據《方案》要求,機關干部要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做好相關人員排查與管控工作,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做好城市正常運轉保障措施落實檢查工作。查工企單位是否按規定復工﹔查開業單位是否落實測溫登記、消毒、戴口罩進入單位等。
行動之初,也有社區干部犯嘀咕,寧願機關干部不下來(社區),否則基層還要匯報、要陪同,要“伺候他們”,反而更忙。為此,《方案》中專門明確,下到社區的機關干部不得佔用街道、社區防疫保護資源,不在街道、社區用餐,各自回原單位用餐。同時,組織部門將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掌握支援社區防疫工作期間干部的綜合表現,並作為考評、提拔和使用依據,紀委監察部門也組成專項督導組,督導街道社區防控疫情任務完成情況的同時,對機關干部下社區的工作情況開展督查,為社區干部“撐腰”。
建鄴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俞麗麗是帶隊的56名處級干部之一,2日下午帶領另外9名機關干部准時到莫愁湖社區報到。“以前因為工作我們也會跟社區聯系協調工作,但這次下社區不同,我們的定位就是‘社區的兵’!”當天下午的協調會上,俞麗麗率先表態,將絕對服從社區管理,強化工作作風和紀律,協助社區打好防疫阻擊戰。
在江東門社區,建鄴區委宣傳部副調研員王高峰跟網格員、物業人員一道,為11樓一戶居家觀察戶送去桶裝飲用水。“其實和平時工作一樣,都是為人民群眾服務,只是方式不一樣。面對重大疫情,作為一名干部,能為轄區內人民群眾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服務,我也很開心。”他說。
在興隆街道仁河社區,針對企業即將復工的情況,建鄴區委政法委支援社區工作組在區國安辦副主任張開春帶領下,與社區警格員和網格員一道對轄區內的生產場所進行聯合檢查,確保防疫工作全覆蓋、無死角,安全到位。
機關干部支援社區防疫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力支持。“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是幫助我們協調解決物資問題。”文體社區書記呂歡說,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趙莉帶隊來到社區后,第一時間充實到門崗一線工作。了解到社區防護物資緊缺后,除了將機關干部自帶的五個N95口罩給了社區一線老黨員志願者,還協調各方資源為社區爭取到一批體溫計和防護口罩。“聽說我們社區有一批60多歲的黨員志願者沒有防護口罩,他們主動說把防護性能更好的口罩給這些老同志用。”
“非常時期,看到機關干部們幾乎全民動員,來社區支持防疫工作,與我們同甘苦共患難,也讓我們感受到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何思偉說,機關干部的支援大大緩解了一線社工們的工作強度,同時給了他們更多精神上的激勵。另一位機關干部則在朋友圈裡寫下:“一天的支援工作,看到60多歲還在一線奔波的老黨員們,他們連水都不敢喝、不上廁所,隻為了保証自己一直在崗。他們給我們上了一堂最生動的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