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月8日
地點: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醫院重症病房
記錄人:南醫大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敬輝
2月1日,接到江蘇省衛健委組建新一批醫療隊援助湖北應對疫情的通知后,我立刻報名參加了。到達武漢后,我被安排在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醫院重症病房,這個病房專門收治危重患者。
穿著防護服、隔離服,戴多層手套,臨床操作難度比平常大很多,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我們每天最想聽到的消息就是病人的好轉與出院。
2月7日,我們病房新收了兩個重病人,其中一個脈氧下降得很低,病人入科時呼吸窘迫明顯,儲氧面罩(高濃度)和高流量吸氧效果差,指脈氧飽和度徘徊在40%多(正常大於92%,小於70%就有危險),病人非常煩躁。我和其他醫護人員立即給予去氮加壓給氧,勉強能維持在60%-70%,查看胸部CT顯示“白肺”,決定立即插管。
按理說,面對這種情況,醫護是需要佩戴最高級別防護裝備的,但當時我們來不及穿,也沒想那麼多了,時間就是生命,我們是在和死神拔河!緊急氣管插管后,看著病人指脈氧飽和度慢慢升到90%,懸著的心才放下來。最后,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都精疲力竭了,但大家都沒有丟下病人去給自己增加防護措施。
另外一個病人是帶著ECMO從外院轉過來的重症患者,缺氧嚴重,體外循環支持。入科后頻繁出現指脈氧下降,最低到69%。我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調整參數,安裝設備,固定裝置,重新編排了管路走向,根據血流動力學,調整用藥。萬幸的是,這位患者指脈氧飽和度恢復到98%,生命體征平穩了。
在同組醫生護士的通力協作下,這兩位病人轉危為安,為下一步治療贏得了時間。此時已是深夜,但我們聽到一個好消息,又一位患者可以出院了!經過抗病毒、抗炎、調節免疫等治療,一位69歲的男性患者體溫正常,核酸檢測陰性。這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讓我們特別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