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呼吸科專家:莫讓氣溶膠加重公眾焦慮

2020年02月12日14:19  來源:晚報
 
原標題:氣溶膠沒你想象得那麼可怕

昨天,南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雙組長之一)、通大附院原副院長、著名呼吸科專家倪鬆石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強調,千萬不要讓似是而非的“科學知識”提升了我們的焦慮指數,氣溶膠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可怕。

“打個噴嚏,氣溶膠就可以飛出幾百米!”“病人在這個地方咳嗽了一下,過一小時,你聞到的就是病毒。”“在家裡開窗,帶著病毒的氣溶膠也會飄進來。”……這兩天,全網最熱的關鍵詞莫過於“氣溶膠”,各種自媒體也爭先恐后進行科普,有人因此而焦慮。

氣溶膠,是指固體或液體微粒穩定地懸浮於氣體介質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其中顆粒物質則被稱作懸浮粒子,其粒徑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間。但在國家衛健委2月5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增加的是“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現有最佳証據表明,病毒是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的。由此可見,目前,氣溶膠傳播並沒有量化的數據支撐。

倪鬆石打了個比方,“抽煙我們是最有體會的,其中煙的成分大部分是氣溶膠,但是它的顆粒大小和濃度遠比我們呼出氣體復雜。”他強調,在通風好的地方,即使剛才有人抽過煙,也很快聞不到煙味。我們完全不要害怕氣溶膠的問題,隻有較長時間靠近病人或者較長時間在有病人存在的空氣流通差的房間裡,才有可能通過氣溶膠感染。

對於這一點,抗疫“國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認為,氣溶膠傳播隻有在特定的、病毒濃度很高的環境下才會發生。首先,氣溶膠會被流動的空氣不斷稀釋,空氣中含有病毒的氣溶膠的濃度越低,那麼感染的概率也就越低。此外,如果打開窗戶自然通風,病房中的空氣流動和空氣交換率很高,可以大大降低空氣中的病毒(氣溶膠)的濃度,也降低了感染病毒的可能。

總之,專家認為,氣溶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值得重視,但無須恐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要見了風就是雨,被一些新名詞搞得焦頭爛額。科學証明,焦慮會降低免疫力,因此,在病毒面前,我們應樹立起科學態度和樂觀心態。 (宋捷 馮啟榕)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