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何做到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數居全國之首?

2020年02月17日19:55  來源:交匯點
 
原標題:解局丨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數位居全國之首,江蘇如何做到?

  我們的城市每“靜止”一天,其損失是相當驚人的,很多企業、特別是服務業面臨著延長一天的艱苦掙扎。在全國疫情得到總體控制的情況下,各地需要在決不放鬆防疫這根弦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真正行動起來,推動經濟活動的全面恢復。——胡錫進

  萬物復蘇之際,企業紛紛復工。

  截至2月16日,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達29230家,復工面達65%﹔復工人數324萬人,是正常用工數的57%。從全國來看,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佔全國17%,位列各省份首位。江蘇如何做到的?

  錦囊妙計,事無巨細

  低調蘇大哥不僅對湖北兄弟“掏空家底”、全力支援,對自家企業也是“錦囊妙計”一路扶持。蘇大哥的錦囊妙計,妙在何處?1號君這就來盤一盤。

  省級層面上,“兩個文件”提綱挈領,分別是《江蘇省應對疫情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和《支持中小企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成為當前形勢下促發產、抓生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和全新動力。

  為貫徹“兩個文件”,全省各部門“第一時間”作出響應,圍繞科學施策、分類施策、精准施策出台政策,解決當前企業的需求。

  2月12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發文要求各地調整優化公路交通管控,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綠色通道”。

  13日晚,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出台了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18條措施,涉及企業減負、包容審慎監管、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等5個方面。

  14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財政廳出台文旅行業專項扶持“蘇六條”,成為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台的文旅行業專項扶持政策,調劑安排1億元紓困資金、提前下達2020年旅行社企業獎補資金,幫助文旅企業緩解經營困難、渡過難關,提振發展信心。

  16日,江蘇省工信廳印發《關於支持應用工業互聯網平台助力企業復產提效的通知》,從供需兩側出發,支持工業互聯網服務機構不斷豐富相關產品和服務,助力全省企業早日復工復產,並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提質、降本和增效。

  市級層面,此前“十三太保”早已陸續發放“惠企大禮包”,各有乾坤。

  南京30多億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疫情難關﹔常州對不裁員企業返還50%上年度失業保險﹔鎮江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流程,對四個優先企業特事特辦、即報即辦﹔淮安針對企業煤電油運及原輔料、資金等困難,加大協調保障力度﹔泰州實施“駐廠員”制度、啟用泰企通企業電子通行証,加強復工企業管理……

  “兩個文件”出台后,各市在“大禮包”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扶持力度抓生產,促進企業發展。

  12日,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州五市“手牽手”,聯合發出《關於蘇錫常通泰五市交通管控(防控)組道路物資運輸保暢保通工作的通知》,確保防控應急物資、重點生活生產物資等運輸暢通,解決企業運輸難等問題。

  13日,南通出台11條金融政策實施細則,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制定融資服務方案,重點解決企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及貸款到期續貸、轉貸問題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同日,蘇州市工信局會同市公安局、人社局、交通局、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完成“復工通”平台開發,並於當天上線,為企業復工、員工返崗提供服務。

  14日,淮安出台9條惠台措施,支持台資企業抗擊疫情、健康發展。

  15日,南京發布第12號通知,通過鼓勵集中包車返崗、為返寧務工人員提供出行便利、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短缺困難等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與此同時,各區縣也不甘落后,紛紛亮劍,將更細更精准、更加貼合本地實情的“招式秘籍”送到企業手中。

  南京江北新區,全國首創食品類個體工商戶補貼政策﹔蘇州高新區重磅推出企業用工服務、交通運輸服務、重點項目服務三項機制﹔張家港發布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的“惠外”十四條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淮安市盱眙縣“十二條”、洪澤區“九條”、漣水縣“十五條”相繼出台。

  十八般武藝,當好店小二

  好的政策需落到實處方才有效,否則就會變成“一紙空文”。於是,在企業復工之際,各地都紛紛派出了“店小二”。有困難就找駐廠員,在江蘇企業裡成了獨特風景。

  鹽城開展“萬名干部進萬企”活動,不僅掌握企業原材料保供、穩定用工、資金需求、產品市場等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還要發揮干部政策資源、部門工作資源、個人人脈資源優勢,採取務實高效、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幫扶措施。南通各地派駐聯系干部6500人,挂鉤聯系超過1萬家企業,幫助解決用工、融資等問題。泰州共有1809人注冊“駐廠員”,為企業解決復工以來的大小問題。常州市每個企業派出駐廠監督員,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保障服務。無錫新吳區對於在崗人數多的公司成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專班,24小時駐廠監督,化解企業和員工的后顧之憂。

  作為一名店小二不容易,不僅要全程保障,而且要精准服務,需十八般武藝。

  為解決企業復工中存在的運力短缺和職工上下班安全通勤的問題,南京市推出“定制公交服務”,對政府已批准復工的企業,開展運力服務和上下班通勤定制公交服務。凡有運力短缺或集中出行需求的已復工企業均可以預約相關服務。為解決企業員工返崗難題,多地開通“返崗直通車”,江陰市按照“專人、專車、專廠、專線”組織方案,實現“點對點、一站式”包車運輸服務,保障復工企業返程人員出行需要,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對於企業生產需要的防護物資、原材料,店小二們多跑腿、多協調。蘇州工業園區對企業開展一對一“全生命周期”服務,為三星電子等50多家復工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物流運輸難題。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撥付專款購買口罩21.16萬隻、酒精4775升等防護物品﹔在區內企業家的大力支持下,引進口罩生產線生產民用口罩,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無錫市在全省率先為復工企業開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篩查檢測服務,疫情嚴重地區來錫人員隔離至第7天可接受檢測,其他地區人員來錫后即可檢測。

  在解決企業用工難題上,別看現在新零售的“共享員工”很時髦,江蘇店小二的絕招不相上下。蘇州高新區推出了“用工調劑計劃”,具體而言,推行淡旺季用工調劑,盤活人力資源存量﹔推動“村企合作”調劑,鼓勵本地重點幫扶人群到企業就業﹔強化“校企對接”調劑,搭建重點用工企業與技職院校合作平台。鎮江新區針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成立“一項目一專班”“一企業一專班”,網格員送服務上門輸送本地員工,已向企業、項目推薦本地簡歷2028份。從2月1日到16日,鹽都區累計舉辦網上招聘會12場,設置崗位1200個,達成人才就業意向581人次,做到網上招才“不斷線”,疫情防控“不掉鏈”。

  店小二們不僅幫企業復工,還主動作為忙“帶貨”。2月13日,為了幫助當地種植大戶緩解農產品滯銷問題,淮安市通過“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台組織開展農產品推介活動,在線上展銷平台可以看的這裡草莓、辣椒、青菜等不同品類果蔬企業的聯系方式和數量,從而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減少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蘇州吳江區的蔬菜種植大戶對接上了食行生鮮、叮咚買菜等線上平台,由大戶帶動小戶,極大緩解了本地蔬菜的滯銷問題。

  過關斬將,順利復工

  有錦囊妙計,有實干店小二,那麼企業感受如何?

  2月16日上午9點,南京企業返崗直通車從鼓樓區建寧路1號原中央門汽車站發出,這也是省內第一家運輸單位受企業委托赴異地接送員工返工返崗。作為承運主體江蘇南京長途汽車客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受樂金顯示(南京)有限公司委托,率先開通2台車輛將該公司13名員工分別自連雲港市(5人)、淮安市(8人)接回南京直達企業所在地。

  “省內長途車停止運營,分散在徐州、淮安、鹽城、連雲港一帶的員工,不能如期返回公司上班,幫助我們從企業用工需求出發,點到點接人,促進了我們復工,也保証了員工安全,是非常貼心的服務。”樂金顯示(南京)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陸進華說。

  復工路上,企業受到的援助遠不止員工運輸這一道題。

  總部位於蘇州高新區的萊克電氣,日常員工超8000人,小家電月銷量超100萬台。但由於對接供應商較多,復工仍存在一定難度。“本部主要負責產品組裝和研發,對上下游企業依存度較高。”企業負責人李洪濤介紹,企業產品均經過3C認証,關鍵零部件所需的包裝材料、注塑件等元器件都需要上下游企業提供。

  針對此類問題,蘇州高新區迅速建起應對疫情服務企業的協調機制,成立“用工保障、防控物資、供應鏈、物流運輸、金融供給、員工入住、項目推進、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9個專項協調小組,通過“企業服務雲平台”,及時全面了解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危紓困。

  萊克電氣第一時間登錄該平台,進行復工復產需求登記。“我們的供應商遍布周邊市區,就提出19家上下游企業要復工,”李洪濤說,沒想到,當天晚上高新區相關部門就與他們提出的19家企業取得聯系,向屬地政府開具聯系函,協調供應商復工復產。“政府如此快速反應,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希望。在小批量復工情況下,我們將努力盡快提升產量。”

  “產品生產周期長,性質特殊,許多還是配套重點工程的,實在不得耽擱。”江蘇省宜興電子器件總廠有限公司副總史麗英說,企業原計劃年初五復工,受疫情影響復工延后。1月底,企業負責人找到丁蜀鎮政府說明復工難題。當天,鎮政府工作人員便給出答復,專人定點企業進行服務,幫忙准備審批材料,同時指導企業做好防疫工作——2月3日,企業順利復工,首批30多名本地員工正式上崗,經過一周連續生產,首批產品於2月10日如期交付。

  彼此理解,守望相助

  在抗疫、復工兩手抓的同時,少不了彼此之間的理解和相助。

  在江蘇外資企業集聚度最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最好的蘇州工業園區。多家外資企業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復工后遇到了供應鏈、物流等困難,但這都是暫時的。江蘇各級政府的優質服務有口皆碑,大家同舟共濟,一定能克服困難,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在江蘇,有一個人的生產線。因封路員工困在家鄉,在接到合作伙伴的緊急電話后,蘇州消毒器生產企業袁傳偉一人完成了從編程、刀具、加工、調試多個程序,為了趕工,吃住都在廠裡,晝夜不停連軸轉,最終完成火線支援武漢。

  有企業總經理“變身”生產員。在蘇州工業園區的新綸科技公司,李甡正在忙碌在口罩生產線上,可李甡並不是這家口罩廠的工人,就在春節前,他還在和客戶談著大生意,是蘇州工業園區內一家外資企業的亞太區總經理。當生意伙伴在總經理群裡招募志願者時,這些總經理們不僅自己報了名,還組織自己企業的員工志願報名。

  有服裝企業“跨界”生產醫用物資。面對疫情所需防護物資,紅豆集團黨委挑選以黨員為代表的骨干隊伍,通過技術改造快速展開醫用物資的生產。2月3日,紅豆集團第一件防護服順利下線,實現西服生產線“秒變”防護服生產線﹔2月10日,防護服日產突破3萬件﹔2月11日,首批10萬隻日常防護型口罩順利下線……

  還裡有樓宇聯盟。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內有30多家企業,成立聯盟后,通過整合園區、企業、物業三方力量,堅持防疫共謀、物資共享、復產共治,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筑起了一道復產企業“隔疫屏障”,使每一個進入樓宇的人員都能安心工作。

  正是這些企業、這些人不囿於原來的角色,走出來搭把手,讓復工的路走得更遠更寬。

  交匯點記者 丁茜茜 顏穎 洪葉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