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援復工一線 江蘇十萬機關黨員干部“走起”

2020年02月21日21:29  來源:新華報業網
 
原標題:戰“疫”連線|增援復工一線,江蘇十萬機關黨員干部“走起”

  面對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高峰正在到來的嚴峻形勢,江蘇各級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走出機關辦公室,奔赴火車站、交通卡口、社區、園區、工廠等疫情防控最前線,堅決遏制疫情在企業“復工潮”擴散蔓延。

  初步估算,江蘇已有十萬左右的機關黨員干部“走起”,增援疫情防控一線。“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連線部分機關干部,看看他們的增援給一線帶去了什麼。

  無錫:法官每天在火車站度過“非常6小時”

  連線對象: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諸佳英

  2月4日起,無錫市級機關“黨員先鋒隊”奔赴6個板塊共計37個小組增援疫情防控工作。在社區、火車站、交通卡口等疫情防控最前線,他們迅速接受當地黨組織的統一領導、統一調遣,融入當地抗疫隊伍,與區、街道、社區的干部一起分工協作。截至目前,僅市級機關干部就已有1679人下到基層。

  無錫中院的法官們分配到的,是無錫疫情防控重要關口——火車站。諸佳英就是首批32名上前線的法官中的一員。

  “我們4人一組,24小輪換值守火車站,平均每天守好‘非常6小時’。”諸佳英說,由於自己不是專業人士,剛開始看到火車到站后同事們被涌進來的乘客團團包圍,心裡還是有點怵怵的,“但是真正到現場自己被圍住時,心裡隻想著趕快幫忙分流,根本顧忌不到危險。”

  無錫制造業發達,企業眾多,外來務工人員中不少來自安徽、河南等重點地區。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當時無錫火車站關口收緊了入錫條件,對於不符合本地監管隔離條件的入錫旅客進行分流。法官們在上崗之前,都要接受培訓吃透政策,以便在登記、分流的過程中准確執行。

  “政策的執行必須是剛性的,我們必須要守好這個門、把好這一關。但是在操作上,我們還要柔性,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無錫的新市民,他們的回程也是舍小家為大家。” 諸佳英說,看到不少人風塵仆仆地趕來,有的還拖家帶口,隨身帶著大量的行李,他們都會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對不能入錫的,無錫提供免費返程車票,到了飯店我們也會去指揮部為他們申請食物。有人返程車票是第二天的,考慮到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待一個晚上不安全,我們也會免費接送他們去附近的賓館休息一晚上。”

  揚州:“先鋒隊”挂包企業助力復產

  連線對象:揚州市廣陵區委黨校教研室副主任 顧俊劍

  揚州市廣陵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顧晶

  從2月6日開始,顧俊劍的工作地點就從區委黨校轉換到了4家企業,其中兩家是規模以上企業,加起來用工1000多人。推動復工進程、協調復工難點、排除復工隱患,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讓企業重視起來,是第一要務。”顧俊劍說,我們和企業都希望恢復生產,但是如果防控做不到位,一旦出事,就會全廠停產隔離,付出慘重代價,而對於大眾來說,或許會引起社會恐慌。“既然承擔了這個任務,我就必須認認真真地完成,把風險降到最低、可控。”

  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做好防控,遠遠不止是員工測測體溫、廠區消消毒那麼簡單。“開工前防疫物資准備是否到位?員工如何有序開工?宿舍食堂如何開啟?檢測程序怎樣才更科學?管理上還有哪些漏洞有可能造成風險?這些都需要以企業風險管理的思維介入,防患於未然。”顧俊劍反復跟企業主和高管討論復工方案,嚴密防控措施。此外,為讓企業主和管理層從思想上加以重視,他找出因復工排查不嚴密導致集聚性感染的案例,擺事實、講道理,讓大家都繃緊心頭那根“防疫弦”。

  復工之后,顧俊劍還成為制度最嚴格的監督員,排查員工信息、查口罩看消毒、方案落地執行等都是監督要點。譬如:早上上班時,因為員工開著電瓶車來上班,體溫普遍較低。檢查測溫登記本后,提出體溫過低的要在觀察室稍許停留后再重新測溫﹔體溫接近警戒線的也要重點關注。巡廠時發現有偶爾不戴口罩或口罩佩戴不規范,會及時提醒,並敦促企業強化防疫方案落地到位。“風險無處不在,隻有強化監督、推進防疫方案落地落實,才能防患於未然,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從企業發展長遠看,也有利於提高企業風險管理的水平。”

  在揚州市廣陵區,像顧俊劍這樣“挂包”在企業的區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共有222人。他們組成疫情防控“先鋒隊”,分散到全區12097家企業、440家“四上”企業進行疫情防控指導,堅決遏制疫情在企業“復工潮”擴散蔓延。

  “主要是做好宣傳員、提高企業防范意識,當好指導員、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同時當好服務員,幫助企業共渡難關。”顧晶說,在督查企業落實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選派干部將主動對接惠企政策,為轄區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扶持舉措,幫助企業在生產經營、社保繳納、信貸服務等方面共克時艱,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保障生產兩不誤、兩促進。

  宿遷:1500余名縣鄉干部駐廠“幫辦”

  連線對象:宿遷經開區招商六局副局長 李小雙

  接到記者的電話時,李小雙正在一家企業裡檢查消毒情況。從1月27日開始,為了更加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他將“家”安進了企業,幫助企業防控疫情,解決生產遇到的困難,吃和住都在企業。

  李小雙駐守的企業是宿遷經開區百億級新型電子信息產業之一、產品出口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天合光能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在物流運輸上遇到了難題。李小雙第一時間與企業總部溝通協調,並積極對接市交通、工信等部門,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

  “在前期的協調過程中,我們把能對接上的物流公司電話打了個遍。一個偶然的機會獲悉蘇州交運集團的方案特別適合企業的要求,雙方接洽后一拍即合,兩天時間這個難題解決了,還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的物流成本。”李小雙高興地說,企業需要物流,提前一天向交通等部門報備運輸軌跡,就能安全順利出宿。

  駐廠后,李小雙一次也沒有回過家,除了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返宿,協調對接原材料企業、疏通物流等生產問題,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是防控疫情。

  春節期間,天合光能一直沒有停工。為了保証安全生產,李小雙幫忙聯系採購口罩、消毒水等。1月26日,企業備齊了兩個月的防控物資。日常的防控更加細致,幫助員工測量體溫、檢查廠區消毒情況、協調食堂食品採購、抽查員工宿舍......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李小雙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間。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宿遷市迅速反應,選派5000 余名機關黨員、干部赴社區、村、企業和學校“四個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有1500名縣區、鄉鎮(街道)機關黨員干部聯系企業。僅在宿遷經開區,像李小雙這樣的駐廠員就有100多位。他們放棄假期,主動深入企業一線,做企業復工復產的“守護人”。

  “幫辦服務工作就是園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延續,也是一個個項目能否快速投產達效的重要保証,越是在這特殊時期,企業的幫辦人越要站在前頭,及時為企業梳理需求清單,第一時間出手相援,最大限度排除干擾因素,確保企業全身心投入復工復產。”李小雙說。

  南京:突擊隊自帶裝備守住老舊小區

  連線對象:南京市市級機關工委作風建設指導處處長鄧雷

  鼓樓區湖南路街道傅厚崗社區書記單曉燕

  從2月7日起,由南京市級機關工委53名黨員組成的志願者突擊隊,走上疫情防控一線,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值班,鄧雷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的原則就是直插一線,堅決不佔用基層物資、不給基層添麻煩。”鄧雷說,突擊隊到社區服務,所有裝備全部自備。測溫槍是大家從家裡拿來的,口罩是自己想辦法籌集的,交通和吃飯大家也都自己解決。同時,本職工作不耽誤,通過微信群及時溝通、調換值班。

  突擊隊承擔的第一個任務是鼓樓區三個老舊小區的防控監察。單曉燕告訴記者,這些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出租戶多、人口雜亂,防控壓力很大。在機關志願者來之前,小區基本處於無管控狀態。“整個社區隻有街道包片的7名機關干部和12名社工,各項工作蜂擁而至,實在是抽不出精力,連圍擋都來不及。”單曉燕說。

  黨員志願者突擊隊員上崗后,按照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從早8點到晚10點14個小時值滿全班。突擊隊員配合社工圍擋小區多余出口,留一個出口,搭上帳篷,擺上桌子,排查登記進出人員來向、測量體溫、勸導居民戴口罩、嚴控外來人員進入等等,小區管控很快變得井井有條。前幾天,南京下雪,社區讓所有居民志願者回家,黨員志願者突擊隊主動要求留下來守“門”。

  “他們的到來給我們減輕了很多壓力。”單曉燕說,此前一個社工每天要在卡口值班八九個小時,現在一天隻需要四小時左右,可以用更多時間上門摸排人員情況,做好精准防控。“不少居民跟我們說,有了他們守住出口,感覺安全多了。”

  2月13日,了解到玄武區企業復工前期安全檢查缺人手,突擊隊又抽出一部分人,每天到企業檢查防疫物資儲備、幫員工量體溫等。

  “大家參戰熱情都很高,很多人主動要求上夜班,減輕其他同事壓力,希望做第一批志願者,第一個上!”鄧雷說,有的同事晚上10點值完班,要騎40分鐘電動車回家,還有的住在江寧,值夜班打不到車回家也不讓大家知道。

  “目前已經安排了一個月的值班計劃,疫情持續多長時間,我們就堅持多長時間,不勝利不收兵。”鄧雷說。

  泰州:教育局干部當上口罩廠“臨時工”

  連線對象:泰州市教育局工委辦主任 朱濤

  19日下午5點半,記者撥通朱濤電話時,她剛從口罩工廠下班,正在回單位的路上。

  這段時間,朱濤和她的同事們成為一名口罩生產“臨時工”。“前不久,泰州市高港區一家專門生產醫療物資的企業接到任務,要緊急趕制一批口罩,然而工人還沒有完全復工,人手緊缺,企業負責人非常著急。我們局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動員局機關20名志願者支援口罩生產線,分成男女兩組,輪流上崗。”朱濤說。

  2月7日早上7點,經過培訓,朱濤和她的同事們穿上生產專用防護服,戴上頭套、口罩、鞋套,走進工廠,承包7台點焊機器,開始加工口罩。

  朱濤告訴記者,在生產車間內,機器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10個一疊,50個一摞,5000個一箱,流水線上,大家一刻不停,認真完成每一個口罩帶子點焊加工、質量篩檢、裝箱、封箱等。“剛開始有點辛苦,畢竟以前沒做過,機器噪音也挺大的,一天下來腰酸背痛、耳鳴目眩。”朱濤說,時間長了,大家逐漸熟練起來,從一開始1分鐘完成3個口罩點焊到現在可以做4到6個。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志願者們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工作,中午迅速吃完午飯立即回到工位趕工,一直到下午5點多下班,晚上再回去處理本職工作。“我們男女兩隊都是比著做口罩,第一天男隊完成來5000多個,我們女隊第二天就做8000多個,到現在每天都能完成一萬多個,工廠老板夸我們比熟練工效率還高。”朱濤說,目前他們計劃堅持到本月底,努力多生產一些口罩,為保障防疫物資供應盡一份力。

  交匯點記者 郁芬 胡蘭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