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南通海事局維護半潛船裝載海工浮體出江現場。南通海事局供圖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中,南通海事局積極宣傳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項幫扶政策信息,指導幫助企業及早滿足復工復產條件,解題在前、按需施策,不斷推出務實舉措,提供精准服務,打出“最優組合拳”,為復工復產注入海事力量。
重器出口 企業吃下定心丸
3月3日,南通狼山錨地,半潛船“馬林”輪載著一座巨大的“異形”海工產品緩緩起航,前往新加坡。這是南通吉寶船廠的新制的海工平台的底座,總價值高達4.1億元。
由於疫情,南通吉寶船廠原申請於2月8日進行半潛作業並運輸出口的計劃受阻。“這期間,我們受到了疫情和計劃擱淺的雙重煎熬。”吉寶船廠副總裁徐翌說。
“虧得海事派員幫助指導,讓我們省了不少時間,幫助我們廠第一批拿到了復工復產許可。”徐翌表示。
2月21日,事關4.1億元產品出口的半潛作業重啟,各項准備工作旋即展開。
雖是一次作業,但卻困難非常。
“以往半潛作業一般隻需要一艘半潛船,一次潛浮,但這次作業需要兩艘半潛船,涉及一次駁運、兩次潛浮、三次超寬橫越航道及出江航行。”參與作業審批的南通海事局指揮中心郗林表示,“加上疫情的影響,讓各種困難成倍放大。”
連續7天連軸轉,投入到各項准備中,和郗林一起的,還有南通海事局其他12名同志。
各項要求“不見面”傳達﹔各種手續遠程辦理﹔通過視頻在線協同專家論証﹔聯系相關部門,快速檢測,確保參與作業人員全部滿足防疫要求﹔研究制定應急維護保障方案……僅用了7天時間,2月27日,一系列准備工作完成。
2月28日,長江上一次史無前例的半潛船“接力”作業在南通狼山錨地內完成。
3月3日,“重器”安全出江,出口新加坡。
目前,南通海事局已指導幫助轄區25家船廠復工復產,並保障了20萬噸級散貨船“中遠川崎300”出塢、招商局重工2個石油鑽井平台出塢、通寶新造鋪纜船交付等,讓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綠色通道 舉措務實強底氣
“感謝南通海事局幫助‘啟海拖1’實施體系遠程視頻審核,最短時間內完成線上審批、制作發証,保障我公司的順利復產復工……”這是南通永泰船務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晨陽寫給南通海事局的感謝信中的原文。
原來,“啟海拖1”輪所屬公司於2020年前開始實施管理體系並提交了臨時審核申請,原計劃2月初開展臨時審核,但受疫情影響,審核推遲。
困難逼出新舉措。為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南通海事局首次開展了船舶體系遠程視頻審核。“‘不見面’‘鍵對鍵’,審核全程‘線上見’”,審核組成員郁鵬飛介紹。
在審核前幾天,審核組便與相關方建立了專用微信工作群,相關材料全部線上提供,收集了有關照片証據,海事人員即完成了材料審核工作,在確認符合條件后,審核組與船方約定了船舶的具體審核時間。
“非常時期,非常對策,防疫同時強化服務意識,幫助船方度過難關。”船舶監督處處長郝蘊罡表示。
南通海事“1+1”新型審核模式隨后實施,即提前預審+遠程船審。特殊時期,這種“1+1”模式簡化了部分審核程序,讓審核發証速度不減、安全監管力度不降,船舶臨時審核效能得到提升。
“真沒想到,辦証用一天就完成了,太感謝海事了。”3月4日,阿米格公司曹經理手裡拿著臨時安全管理証書說道,“海事的幫助很及時,讓我們復工復產更有信心了。”
推動航運企業信息化管理、開辟船舶登記綠色通道、全面推動“不見面”審批等10項服務舉措在短期內密集上線﹔專門幫助企業理清要點、規范指導報告工作,針對復工復產的《轄區航運公司工作要點清單》和《綜合服務平台航運公司安全管理系統填寫手冊》在2天內相繼推送到轄區企業﹔指導到港船舶在“江蘇疾控”微信公眾號申報“入蘇返蘇人員健康狀況”信息、指導轄區航運企業通過《航運公司疫情防控日報表》小程序,一分鐘之內完成填報……這些務實舉措為航運企業恢復正常生產提供了便利和幫助。
在南通海事全力支持下,南通各航運企業迅速達到復工復產要求,全市27家運行體系管理的航運公司在3月前全部復工。
兩手抓 復工復產不再難
作為長江南通段水域最大的水上過駁市場,海門過駁區輻射上海、江蘇和浙江等地重要砂石中轉基地,盡早復工可以服務保障國家重大項目的復工復產。此地船舶多、體量大、人員雜。
早在2月8日,多部門共同組建的海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沿江檢查服務站就投入了運行。
面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的雙重壓力,南通海門海事處想方設法“兩手抓,兩手硬”。他們當好宣傳員,走訪浮吊集中停靠點,宣傳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項政策信息,了解浮吊防疫物資配備、船員自身防護及現存困難﹔他們當好檢查員,對防疫期工作部署落實、復工復產前期准備做好監督,推動市整治辦牽頭多部門聯合開展復工前檢查驗收﹔他們做好服務員,出台“1+7”項管理制度,以專項整治工作組工作規則制度為龍頭,針對海輪過駁作業、船港貨管理、過駁區管理公司監管、電子巡查等7個方面重點工作出台制度,讓過駁區復工復產與規范管理“齊步走”。
截至3月10日,全市場46台浮吊已有35台經過檢查驗收,其中28台已進場復工。
在南通沿海風電施工、運維也有類似的情況。
“為加強海上風電施工、運維船舶大風防抗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結合疫情防控,我們要求各業主單位進一步嚴格執行 ‘四圖三表’制度。”南通如東海事處負責人姚志平介紹說。
在建風電場將逐步復工復產,擬建風電場將陸續進場施工作業,加上日常當地85艘運維船舶,現場作業人員超過300人。要同時抓好防控和復工復產並不容易。
如東海事處將落實“四圖三表”作為復工復產的參考條件,即安全管理體系框架圖、避風路線圖、臨時登乘點示意圖、出海航線示意圖、應急救援通訊聯系表、主要船機設備及人員信息表、海上施工船舶抗風等級信息表等。推動企業做到安全施工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兩促進。
2月27日,江蘇省安全生產第六督導組在如東召開督導匯報會,“四圖三表”安全做法得到了督導組的高度認可。
大事難事看擔當。南通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全力以赴服務復工復產,通過系列硬核舉措吹響“集結號”,為企業復工提供“加速度”。(徐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