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蘇段首次運用無人機檢測船舶尾氣

2020年03月22日18:47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圖為無人機挂載尾氣檢測裝置對船舶尾氣開展檢測 張家港海事局供圖

3月20日,張家港海事局運用無人機挂載尾氣檢測裝置對船舶尾氣開展檢測,這是長江江蘇段首次運用無人機檢測船舶尾氣,實現了長江江蘇段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海事監管新途徑。

當天,張家港海事局工作人員成功使用無人機搭載船舶尾氣傳感器在張家港港口綜合保障基地對航經福姜沙南水道的“SAVINA(薩維娜)”和“瑞福泰”等船開展尾氣檢測。在檢測到“瑞福泰”尾氣二氧化硫疑似超標后,執法人員立即通報港區海事處二級指揮分中心,當場調派執法人員攜帶燃油快檢儀提前到達該輪待靠泊位候檢。在隨后對該船的燃油取樣檢測后發現該輪燃油中硫含量達到0.168%ppm,超過了法律規定。目前海事部門正對“瑞福泰”輪進行立案調查。

根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2020年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實施方案》《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監督管理指南》,2020年1月1日起,船舶排放控制區有了更高要求。無人機監測方式基於無人機挂載氣體檢測設備,採用先進的紅外煙霧嗅探技術對船舶排放的煙羽取樣分析,通過測得尾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數值,分析判斷船舶燃油含硫量是否超標,進而安排執法人員登船檢查。

“該方式可幫助執法人員快速篩選涉嫌使用不合格燃油船舶,減少疫情期間登船和人員接觸風險,同時提高了檢查覆蓋面,把船舶排放控制區檢查對象從到港船舶直接拓展到到港和過境船舶,有效震懾了違法使用超標燃油船舶。”張家港海事局雙山海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尹杰說。

未來,張家港海事局將把無人機對船舶尾氣開展檢測作為長效機制,同時探索在海巡艇安裝使用移動式遙感監測裝置,與現有的一台無人機形成補充,建立“初篩—精篩—確定”立體監管網。(陳超)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