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石湫:千年銀杏樹下的“小康密碼”

2020年04月13日09:05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溧水石湫:千年銀杏樹下的“小康密碼”

  在溧水九塘村,由廢棄糧倉改造而成的都舍糧倉酒店,是一家具有獨特品位的鄉村酒店。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 崔曉攝

  編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之年。本報今起開設“聚力創新南京 決勝全面小康”專欄,聚焦全市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的重大舉措和重要成果﹔聚焦全市堅持把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推動經濟實力大幅增強的生動實踐﹔聚焦全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傳遞基層聲音,講好南京故事。

  在溧水石湫,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隻要走過幸福橋,在擁有1800多年樹齡的銀杏樹下祈願,便能收獲幸福。過去,這是當地村民祈求美好生活的全部寄托,如今,在黨和政府精准脫貧政策的扶持下,石湫人民不等不靠,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主動創造幸福生活。

  4月10日下午,“聚力創新南京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訪活動首站走進溧水區石湫街道上方和九塘村,解開當地增收奔小康的“幸福密碼”。

  顏值提升,從“三亂”到“三包”

  從市區驅車一路往南,到達位於小茅山腳下的溧水石湫上方村葫蘆壩,但見遠山含黛、溪水潺潺,沿著花海慢道,翠綠的果園、茶園令人心曠神怡,一棟棟白牆黛瓦的小樓參差錯落,恍若世外桃源。在村的東南面,有一棵遠近聞名、樹齡達1800多年的銀杏樹,相傳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母親為紀念孫權的爺爺孫鐘所栽,歷經風霜雨雪,默默見証著這座千年古村的歷史變遷。

  “那時候村裡的路坑坑窪窪,一下雨全是泥巴。”回憶起以前村裡的情形,83歲的村民曹光溢一連用了“3個亂”來形容,垃圾亂扔、污水亂倒、亂搭亂建,到處破破爛爛。

  轉變發生在2017年,石湫街道結合正在規劃實施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將上方葫蘆壩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列為重點推進的美麗鄉村重點建設項目。3年時間,葫蘆壩村容村貌發生巨變。如今村裡條條道路寬闊平坦,家家戶戶外牆干淨整潔,千年古村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范村,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鄉村新面貌。

  走進村民曹寶華家的庭院內,扑面而來的是滿院的花香,萬年青、喇叭花、君子蘭等各類花草恣意生長,為小院平添了幾分意趣。曹寶華告訴記者,2018年底,葫蘆壩村在全區率先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和“美麗庭院”創建,他第一時間報名。村裡的老人小孩也紛紛參與其中,認真履行“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等門前三包責任,個個搶簽責任狀,高質量完成了創建任務。

  以環境提升為起點,2018年,石湫開始啟動李在鳳田園綜合體建設工作。上方村黨總支書記凃白林介紹,該綜合體涵蓋九塘、上方2個行政村中的6個自然村,今年將主要圍繞謝家、大沖、小曹、李在鳳、九塘百果園環境提升等進行打造。

  產業興旺,從“三無”到“互促”

  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怎麼“拔窮根”?以良好生態發展旅游產業,適應市場需求發展特色規模農業——緊抓美麗鄉村發展機遇,九塘村邁出鄉村振興堅實步伐。

  因地理位置偏僻、產業單一,九塘村曾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窮村”,2015年,村集體穩定性收入僅59萬元,被列為市級經濟薄弱村。

  無資源、無資產、無項目,如何引導村民脫貧致富?在市委宣傳部的定點幫扶下,九塘村決定充分盤活閑置資產,讓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我們將村民閑置土地統一流轉,進行高標准農田整治后流轉給大戶。目前,村裡90%的土地已經流轉,共引進同仁章花卉園、九荷塘等農業企業18個。”九塘村黨總支書記薛元明表示,土地流轉將村民從傳統低效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村民在擁有穩定的土地流轉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選擇到當地農業企業或者附近的溧水經濟開發區打工,收入翻了幾番。

  記者了解到,去年九塘村農業企業用工量累計達4萬天,按100元/天計算,共為當地村民帶來400萬元的工資性收入。

  與此同時,九塘村還積極將生態優勢轉化為旅游優勢,推動農業產業與鄉村旅游互相促進。如今,同仁章花卉園、九荷塘、百果園等四季活動不斷,吸引無數周邊游客前來賞花、採摘。

  在李在鳳自然村,曾經的廢棄糧倉被改造為集咖啡館、書吧、住宿等功能為一體的都舍糧倉酒店,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和極富科技感的物聯網配置,讓游客既能感受到鄉土氣息,也能享受到現代科技生活。酒店負責人張居杰介紹,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酒店入住率達五成,離五一假期還有約20天,但1699元/晚的獨棟別院已被預訂了3間。

  精神富足,日子從單調到充實

  脫貧攻堅,扭轉的不僅是物質生活,還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全新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真沒想到老了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在上方村巾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81歲的付宜珍笑得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此前獨居的她時常感到孤單,如今,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她結識了不少老伙伴,日子過得很充實。

  上方村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裡空巢老人較多,60歲以上老人共有1000多人,養老服務需求量較大。為此村裡專門引進專業養老機構,為老人提供吃飯、理發、洗澡等生活照料服務和關愛探訪、生活陪伴、臨終關懷等精神慰藉服務,讓鄉村老人不用進城也能享受專業照護。

  為滿足當地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17年,投資百萬的“李在鳳大戲台”在九塘村建成,村民們有了固定的看戲場所。九塘村聯系了南京市越劇團,雙方達成合作共識,市越劇團在該村成立第一個“傳統戲曲文化創作推廣基地”。如今,這裡每月都會組織放電影、戲劇表演等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九塘村還專門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九塘志願者大隊,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包括定期放映電影,組織文藝演出活動,舉辦老年人健康教育講座,開展示范村庄、示范戶和“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有效提升了當地群眾的幸福指數和全面小康的成色。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瑩 胡英華 湯姣姣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