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蘇段:多地實現岸電連船送電 覆蓋近半

2020年04月15日11:22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江蘇海事局消息,近期,長江江蘇段多地實現岸電連船送電。岸電覆蓋率已近50%。

船舶排放是防治大氣污染的領域之一,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可有效減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2019年12月,交通部通過《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規定,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強制性標准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已建碼頭(油氣化工碼頭除外)逐步實施岸電設施改造。《辦法》還說,具備受電設施的船舶(液貨船除外),在沿海港口具備岸電供應能力的泊位靠泊超過3小時,在內河港口具備岸電供應能力的泊位靠泊超過2小時,且未使用有效替代措施的,應當使用岸電。

3月10日,張家港保稅港務碼頭首次對集裝箱班輪“華旭達**”輪成功提供岸電服務,共計供電5小時、使用岸電280度,這也是長江張家港段首次對集裝箱班輪提供岸電服務。3月24日,張家港沙州電力碼頭正式啟動靠泊內河船舶免費試用船舶岸電工作,意味著在首次對集裝箱班輪提供岸電服務基礎之上,張家港實現了首個內河船舶免費試用岸電的推廣。

在常熟,4月10日,常熟海事局組織交通港口部門和轄區碼頭單位召開常熟港岸電推廣使用示范區建設座談會,宣貫推廣到港船舶使用岸電。4月10日當晚,常熟轄區最大的公共碼頭——興華碼頭就積極響應,完成國內海船岸電供應零的突破。當晚靠泊的“錦泰2”輪接用岸電,總時長達17小時。

4月11日,太倉協鑫電廠碼頭為靠泊在該碼頭2號泊位的4.6萬噸級散貨船“神華523”輪成功完成6.6kv高壓岸電連船送電作業,成為長江港口完成高壓岸電連船送電的首艘船舶。太倉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太倉港低壓岸電(1KV以下)連船作業,已經有相對成熟的作業規程,但隨著太倉港靠泊船舶大型化趨勢明顯,對高壓岸電連船的需求意願顯著提升。據了解,“神華523”輪船配有高壓變壓器,可實現高壓岸電“零沖擊”供電。根據測算,該輪靠港期間預計使用岸電1.5萬千瓦時,可替代柴油5.2噸,減排二氧化碳近1噸。

在長江江蘇段,不僅僅是岸電建設正在加速推進,“一零兩全四免費”的船舶防污染長效管理機制的推廣也在不斷提速布局。4月13日,長江南通段沿江運營的84家碼頭單位船舶生活污水自主接收設施全部到位,實現了生活污水自主接收設施全覆蓋的目標。據了解,“一零兩全”指的是靠港和錨泊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在航船舶污染物排放全達標。(石磊) 

(責編:張妍、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