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京4月19日電 (記者朱殿平)14個方面、151項任務,項目總投資778億元,其中2020年投資約160億元。近日,南京市建鄴區“晒”出推進新都市建設行動計劃,將圍繞“宜居生活提品質、綜合服務添活力、安全韌性補短板、基礎設施強功能”四方面重點發力。
全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結果第一等次﹔城鎮綠色建筑工作全市第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全市第一﹔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工作全市第一﹔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取得階段性勝利……2019年,建鄴區各項城建工作成績斐然,特別是面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大考,在強化防控措施的同時細化服務措施,目前區內188個建筑工地復工率99%,返崗人數25000余人。建鄴區建設局主要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作為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細致梳理各項目中24個疫情嚴重國家行程史的中外人員,主動與社區防控組對接,扎緊關口,形成完整閉環管控。
為推動全年城建工作早部署、早推進、早落實,推動各項目標任務不折不扣完成,建鄴區將堅持以人為本、塑造品質,安全韌性、強化治理,因地制宜、分片統籌,多方協同、體系推進等四項原則,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增強城市公共活力、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打造“美麗可品味、空間可融入、溫度可感知、安寧可依托”的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
具體而言,在“宜居生活提品質”方面,建鄴將重點聚焦群眾期盼和訴求,辦好呼聲最強烈、意見最集中的民生實事,共排定了78項任務,年度投資33.9億元,涵蓋安居保障工程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休閑健康設施建設、城市街區有機更新等具體任務。
在“綜合服務添活力”方面,圍繞高標准加快建設“城市客廳”的發展目標,提升綜合服務發展品質與服務能級,建鄴區個共排定4方面、17項任務,年度投資101.7億元。譬如,著力開展“銀杏裡”“喵喵街”特色項目,充分發揮市場自身的調節功能,植入時尚文創、休閑體育、現代藝術等業態功能,營造特色文化氛圍,舉辦主題文旅活動,打造夜間經濟品牌,進一步凸顯城市中心獨特的文化品味和卓越的環境品質,彰顯現代特色風尚。
在“安全韌性補短板”方面,建鄴區圍繞加快韌性城市建設,切實補齊生態環境等領域短板弱項,排定了3方面、27項任務,年度投資3.7億元。如加強長江生態修復,實施江心洲濱江綠化景觀工程、濱江綠道貫通等工程,加快濱江岸線配套功能完善和景觀品質提升。積極打好碧水攻堅戰,實施11條河道(水體)水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等。
在“基礎設施強功能”方面,圍繞打通“斷頭路”,完善公共交通,補齊停車“短板”等,建鄴區著力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排定3方面、29項任務,年度投資20.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停車設施建設方面,建鄴區將創新嘗試以政府為主導,充分利用市場和政府“兩隻手”,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都市建設,通過直接融資、組建基金、發行專項債等方式引入金融活水,預計年內新增沉井式泊位1000個。
建鄴區建設局主要負責人介紹,為推進新都市行動計劃,該區專門成立了新都市建設行動推進辦公室,將加強新都市行動、精細化建設管理深度融合,細化完善周例會、旬督查、月通報、半年考核等工作機制,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痛點堵點出發,有力推進新都市項目落地、責任落實。同時,突出精細管理、突出工作效能,做到“項目推進到哪裡、督查就跟進到哪裡”,運用並聯審批、容缺審批等方式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事中事后監管和細致高效服務上來。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四兩撥千金”的杠杆效應,與發改局、商務局高度協同,更新儲備項目庫,一體化發展“四新”行動,以“一盤棋”全局思想拉動上下游行業投資和增長。